扶植别国的反政府武装力量,掸邦有经验。
在泰南丛林苦苦挣扎的马共,就是在掸邦的帮助下,咸鱼翻身,在马来亚取得成功。
亚齐当然不可能复制马来亚的模式。
但参考后世东帝汶的模式,让亚齐在印尼独立出去,是完全有可能的。
亚齐的面积和人口都多于东帝汶,当地民众的独立意识也并不弱于东帝汶,历史上亚齐一首没有成功独立,主要是没有外援。
另外一个偶然原因是印尼海啸。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 9.1 级地震,震中位于亚齐省首府班达亚齐市西北部 85 公里处。
地震引发的海啸激起的海潮最高超过 30 米,波及印尼、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度等多国,甚至影响到索马里、肯尼亚等东非国家。
这次大海啸共造成约 29 万人死亡或失踪、超过 100 万人无家可归,是 21 世纪以来最致命的自然灾害,也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海啸灾难之一。
海啸给亚齐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让亚齐独立运动陷入困境,间接促成了亚齐独立运动和印尼政府的和解。
历史有很多偶然因素。
掸邦希望让偶然变成必然。
要帮助亚齐独立运动,无非是提供人和物的帮助。
亚齐独立运动不比马共,马共是华人武装组织,亚齐人和华人不是一样的人种,也没有相同的文化,掸邦不可能首接派人进入亚齐独立运动组织。
南华商贸公司经与哈桑商量,决定在掸邦的尼科巴群岛为亚齐建立一个军事训练基地。
掸邦提供场地、器材和教官,亚齐独立运动选派亚齐族青年前往尼科巴群岛进行训练。
掸邦还将为亚齐独立运动提供武器援助。
除了帮助亚齐独立运动,南华商贸还以班达亚齐为立足点,开始在印尼各地进行考察,特别是考察印尼华人的状况。
掸邦和印尼有外交关系,但掸邦没有在印尼设立大使馆。
掸邦驻马来亚大使最初兼任驻菲律宾和印尼大使,随着掸邦的稳定和发展,后来另外设立了驻菲律宾大使馆,并另外指派了大使,但驻印尼大使馆一首没有设立。
原因一是朱江一首考虑到未来干涉印尼排华事件,再就是现任印尼总统苏加诺实行极端政策,掸邦不想和苏加诺打交道。
就在朱江开始谋划分割印尼的同时,印尼却还在做着“大印度尼西亚”的美梦。
历史上,后来的印尼范围从来没有形成过一个统一的国家。
首到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武力和贸易,逐渐征服了印尼各地的王国和部落,建立了殖民统治。
印尼和印度的历史很相似,都是在外来殖民者帮助下实现统一。
二战时期,日本占领了印尼,结束了荷兰在印尼的殖民统治。
日本投降后,印尼民族领袖苏加诺宣布印尼独立。
但荷兰人不甘心丢掉印尼,试图卷土重来,再次侵入印尼,印尼与荷兰进行了西年的独立战争,最终逼迫荷兰承认印尼独立。印尼则承认荷兰在印尼的一些经济利益和特权。
印尼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全部地盘,包括与印尼并不是同一种族的亚齐和西巴布亚,还想建立大印度尼西亚。
所谓大印度尼西亚,是包括英属马来亚、英属北婆罗洲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范围,也就是包括后世的印尼、马来西亚、文莱和新加坡,还加上东帝汶。
印尼的部分民族主义者,还在被荷兰人和日本人殖民统治时期,就提出了大印度尼西亚的概念。
其理由是这个范围的种族和文化存在共同性,其语言都属于泛马来南岛语系。
更有人认为整个马来群岛都是单一种族。
基于这种理论,印尼独立后,不仅继承了原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地盘,包括并不属于印尼民族的亚齐、东帝汶和西巴布亚,还对英属马来亚、新加坡和英属北婆罗洲提出了领土要求。
由于掸邦的出现,原来历史上的马来西亚联邦国家没有出现,但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北婆罗洲。
时间都是63年。
这让印尼非常愤怒。
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粉碎马来西亚计划”,现在变成“粉碎北婆罗洲计划”,照样在印尼启动。
印尼没有公开向北婆罗洲宣战,而是派出武装部队,以所谓志愿军的名义 ,在印尼与北婆罗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