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胜利国中,掸邦占领的面积最大,被占领的领土距离本土也最远,治理难度也最大。~咸^鱼?看_书/惘. /首?发/
相比之下,北婆罗洲的治理难度最小,占领的土地和原来的国土陆地相连,人口构成也差不多。
印尼加里曼丹岛上的居民, 主要由当地土著、马来人华人构成,还有部分爪哇人,和北婆罗洲的民族构成差不多,治理起来没有难度。
而如何治理苏门答腊,则是摆在掸邦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是面积太大,除去独立的亚齐,还有超过西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比掸邦本土还要大很多。
二是没有民意基础,苏门答腊岛上的华人比例不高,主要居住在几个城市。实际上整个印尼的华人比例都不高,只是印尼的人口基数大,华人的绝对数量不算少。
当然,苏门答腊岛上爪哇人比例也不高,岛上主要居民是亚齐族、加约族、米南加保族、楠榜族人,爪哇人和华人一样,是这里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城市。
虽然爪哇人并不是苏门答腊岛上的主体民族,但苏门答腊毕竟和印尼其他地方一样,曾经都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领土,印尼独立后又在一个国家之内,苏门答腊岛上的居民,除了亚齐人,其他都对印尼有一定的国家认同。/叁·叶_屋¨ ,罪,辛`璋.结*庚*欣!哙`
当然,只要能够武力控制,什么民意基础都不是问题。
当年欧洲小国荷兰占领整个东印度群岛,哪管什么民意基础?
但从长期来看,要想永久占有这里,必须大量移民,让华人成为主体民族。
现在也不可能有大量华人移民,短期内,最多只有爪哇岛上的华人,可能部分会移民苏门答腊。
就是有华人来移民,现在首先要实现内部稳定。
如何统治苏门答腊,无非是两个方案。
一是设立傀儡政府 ,就像满洲国。
一是行省制。
区别就是,傀儡政府有一块牌坊,可以遮羞。
要想规避国际舆论压力,就可以考虑找代理人,设立傀儡政府。
但傀儡政府也是有风险的,搞得不好,它就脱离掌控,独立了。
后世越南占领高棉后,也扶持了傀儡政府,但后来越南撤出了高棉,这个政府却至今还在,领导人的位置甚至还传到了第二代。
当年清朝对朝鲜,就曾经考虑过实行行省制,可惜没有实现,不然朝鲜半岛的历史可能就改变了。
要想一步到位,就应该设置行省。¨零?点\看¨书/ !蕪!错¢内?容+
如果在苏门答腊搞傀儡政府,时间长了,说不定会培养出当地民族的独立意识。
朱江在高层会议上一锤定音,苏门答腊实行行省制。
以前印尼在苏门答腊岛上设有八个省,分别是亚齐省、北苏门答腊省、西苏门答腊省、明古鲁省、廖内省、占碑省、南苏门答腊省、楠榜省 ,另外附属岛屿还设有两个省,现在都归马来亚了。
因此,除去亚齐,苏门答腊岛上有七个省。
掸邦就按照以前印尼划定的行政区划,在苏门答腊岛上设立七个府。
这样,掸邦的领土就包括掸邦本土八个府,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一个府,苏门答腊岛上七个府,还有一个纳土纳群岛,虽然小,但位置重要,也设立一个府。全国一共十七个府。
国土总面积超过六十五万平方公里,在整个东南亚位居第二,仅次于印尼。
如果西巴布亚脱离印尼的话,掸邦的面积就将超过印尼,成为东南亚第一。
掸邦并没有在苏门答腊设立一个高于府级的统一行政单位,而是七个府首属掸邦中央。
在苏门答腊设立统一的行政单位,因为苏门答腊远离掸邦本土,这样的设置容易导致地方坐大,最终不受中央控制,就像唐朝的藩镇。
与此同时,趁这次出兵印尼和驻军苏门答腊,掸邦将军事制度进行改革。
改革的内容是成立战区。
全国设立北部战区、东南战区和苏门答腊战区。
北部战区司令部驻景栋,东南战区司令部驻毛淡棉,苏门答腊战区司令部驻棉兰。
战区是本战略方向唯一的最高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统一指挥本战区内陆军、海军、空军,未来建立导弹部队后 ,还包括导弹部队。
刘富贵担任北部战区司令员,张申友担任东南战区司令员,李兴国担任苏门答腊战区司令员。
以后,军队高层主要抓战略谋划和宏观指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