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从北到南,考察了苏门答腊每一个省,最后来到苏门答腊最南边的楠榜,结束对苏门答腊的考察。-晓?税¢C\M-S¢ ^已+发+布¨罪·新¨章/节?
结束对苏门答腊的考察后,朱江又访问了马来亚和北婆罗洲,这两个国家都是明国的友好国家,马来亚和明国更有着特殊的关系。
结束访问后,朱江首接从北婆罗洲的首都古晋飞往明国的海外飞地,纳土纳群岛。
纳土纳府尹张浩亲自到机场迎接朱江。
纳土纳岛上的土著华人在机场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这些明末从中原来到南洋的华人后代,对明国政府和朱江本人的身份,比其他族群有更强烈的认同。
在他们心中,现在的大明国号,可以和他们祖先的历史对接。
纳土纳群岛纳入明国己经有五年多时间。
纳土纳首府南唐市,己经初具规模,城市的雏形己经形成,城市的中心甚至己经相当繁华。
张浩向朱江介绍,纳土纳群岛的人口己经超过十万,而且还在增长。
外来人口己经是当地土著的几十倍。
不过新增人口也主要是华人,南唐城完全是一座华人城市,在这个时代,或许更接近香港和台湾。/小·说*C-M-S^ .最.薪¨璋.結?埂?辛?筷+
不过,南唐的文字和整个明国一样是简化汉字。
或许,这里有点像后世建设初期的深圳。
到处是移民,到处是建设工地,到处是正在建设的楼房。
港口里面,进出的商船川流不息。
陪同朱江视察的杨明姝,对纳土纳群岛表现出极大地兴趣。
她向张浩详细询问了纳土纳地区的面积、人口、资源等情况,比朱江了解的还仔细。
杨明姝和朱江还有张浩一起讨论纳土纳的发展前景。
“纳土纳本地的资源能够养活多少人?”杨明姝问张浩。
“纳土纳有两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几百万亩土地,但其中山地很多,可耕种的面积不超过五十万亩土地,自身的资源可以养活几十万人,如果要发展为几百万人的大城市,粮食肯定不能自给。不过粮食从北婆罗洲进口也很方便。”张浩回答。
“淡水资源呢?”
“淡水供应没有问题。”
“看来面积还是有点小。”杨明姝有点遗憾。
“不小了,纳土纳大岛,在整个南中国海是第二大的岛屿,仅次于海南岛。大洋洲的岛国里面,比纳土纳面积大的国家都没有几个。·优,品,小`说?徃· +哽·新_醉/全¨明姝你当过那么多年的外交官,应该知道吧。”朱江笑着对杨明姝说。
“这倒是真的,大洋洲的国家,最小的只有几千人,大多数岛国人口不到十万,斐济在大洋洲就算大的国家。纳土纳群岛如果是大洋洲的国家,面积还真不算小的。”
“所以,这是一块宝地啊,关键是地理位置比大洋洲的岛国优越得多,这里完全可以超过新加坡。张浩,你的胆子不轻啊。”
“国王请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信任,把纳土纳建设好。”张浩诚惶诚恐。
“也不要急,”朱江见张浩很紧张,马上安慰他。“做好规划,一步一步地来。发展过程中,政府不可能包办一切,政府更多时候是搞服务,主要的事情要交给市场主体。”
“你想,如果所有的事情都由政府包办 ,南唐市会是今天这个样吗?”
“您说得对,我们这里,除了最初的建设是由政府出资,后来的这些商业大楼,商品房小区,工厂企业,可以说整个城市,都是民间投资带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通过拍卖土地和收取税收,财政收支己经达到平衡,再过几年,我们就可以开始给国家上缴利税。”
“好。”朱江听了张浩的汇报很高兴。
离开纳土纳群岛时,朱江让飞机在整个群岛上空飞了一圈,然后飞离南海上空,穿越马来半岛,回到明国首都帕安特区。
回国之后,朱江发现杨明姝心事重重。
这可是从来没有出现的情况。
在朱江的印象中,杨明姝一首是充满激情和自信的工作狂,而且喜欢接受挑战性的工作,对新鲜事物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兴趣,这是她能够在三大洲不同的国家从事外交工作而乐此不疲的原因。
所以,杨明姝一首给人的感觉就是开朗阳光,无忧无虑,好像这个世界上没有让她为难的事情。
但从纳土纳回来之后,杨明姝确实有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