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北府江山 > 第六章 学

第六章 学

常所需的盐和粮食回来。

  辛苦归辛苦,但在萧文寿的坚持下,书还是要读的。

  刘家祖传不少竹简,竟有一部完整的《公羊传》,和半部《吴子》,只有图国、治兵、论将三篇。

  其他的竹简则是论语、诗经之类的典籍,也不完整。

  祖父刘靖当流民帅之前,便是郡中豪强,喜武事,有这些竹简也在情理之中。

  书在这年头极其珍贵,老刘家无论如何凄惨,萧文寿也没将它们拿出去售卖,反而从小督促兄弟三人苦读。

  奈何刘裕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刘道规为人懒散,也没太大的兴趣,但在母亲棍棒的教育下,还是将《公羊传》和《吴子》死记硬背下来。

  但对其中义理,则是一知半解。

  二兄刘道怜却对论语和诗经极感兴趣,一门心思的钻进去,倒也有所成。

  经常靠着这些,结交郡里的寒门,靠着舅父的提携,偶尔也能凑上名士们的聚会,博了个初通经义的的名声。

  “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之事……”

  刘道规硬着头皮读,刘裕借口卖履,早就不知溜到哪去了。

  萧文寿提着木棍在背后督促,只要听到断句不对,便是一棍子抽下来。

  还别说,靠着这种自幼的棍棒教育,刘道规生生将《公羊传》和《吴子》啃了下来,背的滚瓜烂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百遍不成,就千遍、万遍,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萧文寿不愧是兰陵萧氏出身,张口便是道理。

  对三兄弟的要求极高。

  只可惜刘裕幼年就被寄养在姨母家,回来时,已经十六七岁,虽识得些字,但不通义理,已然荒废了。

  《公羊传》记的都是春秋时旧事,很多故事颇有有趣,读起来也不沉闷,不明白的地方,萧文寿还能讲解一二。

  《吴子》也就三篇,万余字,通俗易懂,很快就烂熟于胸。

  不过刘道规对论语和诗经实在没兴趣,仅其中的生僻字,就让刘道规废了九牛二虎之力……

  无论萧文寿怎么责打都没用,刘道规没有兴趣,便始终记不住,记住了,也很快就忘了。

  时间一长,萧文寿不再强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