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北府江山 > 第三十六章 女人

第三十六章 女人

“你只管带路就行,其他的不要多问。”刘道规沉着一张脸。

  “老儿你这么推辞,莫非与那孙易之是同党不成?”刘遵张口就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刘道规脑中闪过一道惊雷,这个杜鼠奴是谁的人还不一定。

  刘毅没这么大的本事,在中兵参军身边埋伏一个暗桩……

  事实上,他也只比刘道规先到两三个月而已,此前是南徐州从事,也是从九品的浊吏,后朝廷启用北府军,桓氏跟着拉拢京口诸姓。

  沛县刘氏名声大,刘毅多结交名士,遂被引荐入征虏将军府。

  而杜鼠奴在军府老卒,待了二三十年。

  不可能是刘毅的人。

  天师道在江左泛滥成灾,是谢安辞官之后的事,也就是这五六年的事。

  谢安主动让权给司马道子和王国宝,导致晋室江河日下,百姓流离失所,天师道得以大肆扩张。

  杜鼠奴这种老滑头,在军府混的如鱼得水,应该不会入天师道,因为没什么利益。

  天师道若有提前二十年,在征虏将军府布局的眼力和实力,早就拿下整个北府军,掀翻司马家了……

  但如果他不是刘毅的人,就让人细思极恐。

  “参军真要去?”杜鼠奴微眯双眼。

  “不是蒸的,难道是煮的不成?带路吧。”刘道规上下打量这个貌不惊人的歪嘴老卒,从上到下透着一股油滑劲儿。

  “行嘞……“

  杜鼠奴佝偻着背,在前带路。

  刘遵和刘黑罴一左一右跟了上去。

  刘道规想了想,让刘镇去屋内取来环首刀,这年头干任何事,都离不开刀。

  清晨有雾,广陵城被笼罩了大半。

  但为生活奔波的人早已忙碌起来,雾气之中,人影绰绰,沿街叫卖。

  广陵作为南北通衢,自古便是繁华之地。

  前汉吴王刘濞定都广陵,凿通邗沟,沟通江海,开山冶铜,煮海取盐,富甲天下,掀起七王之乱,反攻长安……

  广陵西北的大铜山和东面的盐渎县,便是起自吴王刘濞。

  到了两晋,广陵依旧是天下商贾转运之地。

  不仅有商贾的集市,南来北往的粮食、牲畜、绸缎都在此售卖。

  还有百姓的草市,也就卖些草履草席、山货水产。

  另一种市则是军队开的“军市”,这年头士卒没有军饷,朝廷便允许士卒经商,粮食、蔬菜、美酒、衣物皆有,甚至刀剑弓矛矟也拿出来售卖……

  城内虽然混乱,却透着一股勃勃生机。

  清晨的寒风吹在脸上,刘道规思绪越发清晰,已经隐隐有了一个猜想……

  杜鼠奴走的非常快,似乎想要甩掉身后之人一般。

  但刘遵和刘黑罴都是孔武有力之人,刘道规和高珣也非等闲之辈,紧跟其后,一步不落。

  约莫一个时辰,出了广陵城,在几株老柳前停下。

  杜鼠奴指着土坡下一座新墓,“喏,那便是。”

  墓碑正上用隶书篆刻了十个大字:晋中兵参军孙易之之墓。

  下面则是他的出身籍贯和生平,以及去世的时间。

  能立起这块墓碑,已经说明孙易之的家世不简单,寻常百姓去世后,随便找个土坑就埋了,连草席都舍不得裹上一张。

  “琅琊孙氏。”高珣读着上面的隶书。

  “挖。”刘道规指着坟头。

  众人皆是一愣。

  刘遵瓮声瓮气道:“咱跟他没啥深仇大恨,用不着这么狠吧?”

  高珣也劝道:“道则,人死为大,入土为安……”

  “参军使不得,人已入土,搅人安宁是要遭报应的……”杜鼠奴赶忙站出来,拦在坟前。

  孙易之究竟死没死,非常重要,也能证明刘道规心中的猜想,“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有报应就报在我身上,挖!”

  刘遵和刘黑罴二话不说,冲上去就以环首刀掘土。

  刘广之看了看杜鼠奴,又看了看的刘道规,也上去挖坟。

  高珣嫌晦气和泥土脏污,站在一边,但两眼紧盯着坟头。

  几个孔武有力的汉子,三两下便掘开了坟墓,露出里面的一口薄棺。

  刘道规拔刀上前,正准备撬开棺木,周围薄雾中传来一阵凄凄切切的女人哭声,“表兄啊,你死的好惨,人去了,还要被人挖坟……”

  “鬼呀,鬼呀……”杜鼠奴嚎丧一般,将气氛弄了起来。

  “娘呀……”刘遵扔下环首刀,连滚带爬躲在刘道规身后。

  刘黑罴也是脸色一变。

  清晨、薄雾、哭声凄惨,令人汗毛倒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