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北府江山 > 第四十四章 借

第四十四章 借

,不足为虑,但他麾下的这支人马却是一支精锐,做生意讲究人情往来,当官儿也是一样。

  “属下周铮。”曲长拱手一礼。

  “敢问足下出自吴兴周氏还是汝南周氏?”高珣出身士族,对姓氏尤为敏感。

  这年头,姓什么基本决定了一个人的将来。

  吴兴周氏,代代出名将,东吴有周鲂,中朝有周处,被司马家活活坑死。

  衣冠南渡后,周处之子周玘三定江南,稳住了司马家的半壁江山。

  不过司马家还是老样子,用完了就一脚踢开,将这位一代名将活气死,临终前还嘱咐儿子周勰报仇:杀我者诸伧子,能复之,乃吾子也。

  周勰起兵造反,虽被扑灭,但司马家也不敢拿周家怎么样,安抚了事。

  另一支汝南周氏,一部迁居庐江,在三国时出了一代名将周瑜,两晋时连出周抚、周楚、周虓三代名将,在梁州抵御氐秦。

  后梁益二州被氐秦攻破,周虓被俘,拒绝担任氐秦官职,苻坚优待之。

  周虓遂充当内应,给桓冲通风报信,还多次对苻坚出言不逊,当面顶撞,苻坚越发敬重。

  淝水之战前夕,周虓多次去信桓冲,泄露氐秦军要。

  太元七年(382年),还密谋袭击苻坚,事情泄露,苻坚还是不杀他,流放太原郡,当年病逝,其子周兴带着灵柩迎回东晋发丧,在谢玄的支持下,获赠龙骧将军、益州刺史。

  时人将周虓比之苏武。

  “在下吴兴周氏。”周铮实话实话。

  广陵悬于三吴之北,离吴兴周氏近一些,江东武宗,以周、沈、朱三姓为最。

  而汝南周氏多在梁州汉中一带。

  “果然是将门之后。”刘道规奉承了一句。

  周铮满脸感激之色,“参军谬赞。”

  刘道规见他好说话,干脆开门见山,“中军前部粮草有余,左右后三部奇缺,眼下寒冬将至,我欲分出一些匀些给其他三部袍泽,你意下如何?”

  周铮脸色一变,“粮草皆是桓司马管控,属下做不得主。”

  “不要你做主也不要你负责,东西我先领走一些,桓司马若是怪罪,就说是我调走的。”

  “这……”

  周铮面有难色,营中的粮草少了,桓承之当然会找他麻烦。

  不过名义上刘道规这个重兵参军也能插手后勤事务,而且桓承之还是下属,调走些粮草,他无话可说。

  这些粮草、冬衣,本来就是侵占左右后三部的。

  都是征虏将军府的中兵,一边儿绰绰有余,一边儿饥寒交迫……

  “你看看他们,淝水之战,他们也与你一道奋勇杀敌。”刘道规指着营地外跟来的三部士卒,一个个面黄肌肉,衣衫褴褛的,在寒风中惨不忍睹。

  做生意讲究看人下菜。

  周铮面相忠厚,底细也摸清楚了,是吴兴周氏,不是桓氏的亲信,桓弘带着千余亲信外出巡猎没带他,明显也是不受待见之人……

  若非如此,刘道规也不会开这个口。

  官大一级压死人,曲长与参军之间隔着两级。

  周铮还在犹豫。

  刘道规继续道:“我是中兵参军,桓使君与袁司马都不在,府中军务由我负责,上面追查,就说我借调的,过些时日补上。”

  “也罢,属下借出一百石粮食,三百件冬衣,柴、草各五百斤,然需参军留下一份文书,让属下能交差!”

  文书相当于借条,此人倒也不傻。

  “你这是打发乞丐?太少了,凑个整数,三百石粮、五百件冬衣,柴、草各一千斤!”

  要借就多借一些,桓弘和袁鹤回来,想借也借不到了。

  高珣看的一楞一愣的,大概是没想到刘道规还能这么干……

  “桓使君、袁司马、荀长史都不在,军府大小军务都归我管,此乃军令,不得有误!”刘道规拿出中兵参军的威势。

  刘钟赶紧冲鹿角外面的左右后士卒挥手。

  “我等只求活命!”李大目和赵伦之喊的声音最大。

  六七百人红着眼一声声的怒吼:“分衣分粮!”

  左右后三部士卒的怒气和怨气积压了几年,人被逼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桓弘和袁鹤带着前部士卒去巡猎了,营中士卒也就两百余。

  周铮咬牙道:“只要有文书和参军印信,东西可以借!”

  刘道规签下征虏中兵参军六字,没签自己的名字。

  凡事都要留一手,欠钱的是中兵参军这个官职,而不是刘道规本人。

  万一袁鹤找到自己头上,至少还有商量的余地。

  无论如何东西是弄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