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学东西是没错,可你何苦帮谢砚管家?他们谢家尽做腌臜事,你能不沾边就别沾边!”
“三娘!”姜云婵打断了她,环望四周无人,压低声音:“其实我从侯府账目上发现了一些蹊跷……”
“你看看账目流水,侯府为什么每年会在雁西山、大雁山……这些穷乡僻壤之地,花上千两纹银?这些地方定有特殊之处!”姜云婵指着账目流水,正要深层解释,忽见窗外一高大人影靠近。
她赶紧话锋一转,“世子病着,我能分担些就分担些,总不能让他把身子熬坏了。”
“姑娘!我瞧世子身上早就大好了!就算他不好,也是恶因得恶果,你知不知道他们谢家……”
“世子那是外强中干!你清楚还是我清楚?”
“什么外强中干,我看他好得很!”
“他若真好,怎么会过了弱冠之年,连个姬妾子嗣也无?”姜云婵真怕薛三娘触怒了谢砚,话赶话地打断她,给她使眼色。
薛三娘此时才注意到外面的人影,赶紧把话咽了回去,躬身退下了。
谢砚跨进门槛,与薛三娘擦肩而过时,略扫了她一眼。
云淡风轻的一掠,屋子里骤然冷却。
姜云婵瞧谢砚面色不佳,替薛三娘流了把冷汗。
“世、世子,我有几笔账目不清楚,能不能给我讲讲?”姜云婵出言,想转圜气氛。
谢砚肃着脸走过来,定睛一看,她指着的正是几笔南风馆的账目。
北盛权贵中颇多龙阳之好者,且不少女眷也喜在南风馆寻欢作乐,生意极好,利润也丰厚。
故侯府也悄悄入资了几处风月之所。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姜云婵刚在背后暗讽他外强中干,此时又故意指着“南风馆”三个字,是何意思?
“妹妹有什么不满意的可以直说,不必拐弯抹角。”
姜云婵自然知道南风馆是风月地,她一个姑娘家怎好大咧咧说出口,瓮声道:“有些话世子心里清楚就行,何必说得太直白?”
“……”
她竟真嫌弃他?
谢砚浓眉深蹙,突然将姜云婵抱坐在书桌上,折起她的腿。
姜云婵如此大敞对着谢砚,脑中立刻警铃大作。
谢砚这几日伤好些了,也不上朝,就摁着她翻来覆去没日没夜的折腾。
姜云婵都快散架了。
前天,好不容易求着他每隔一日再行方,这才缓了三日,怎的又来?
她窘迫地推他的胸口,“别胡闹!你当心伤了身子!”
“妹妹觉得我比琉璃还脆?”谢砚可不觉得她的话是关心,怎么听都极尽讽刺。
他近前一步,腰腹不疾不徐厮磨着她,故意叫她感受。
“从前我是怕伤着妹妹的身才收敛,倒叫妹妹生怨了……”他低磁的声音喷洒在她耳垂上,唤醒了姜云婵全身的痛处。
她忙道:“我没有怨啊!你已经很好了,真的!”
那般言辞恳切,倒真像是善解人意,不愿伤人自尊。
谢砚没再理会她的拒绝,一边朝裙摆探去,一边哄慰,“今日换个法子,定叫妹妹满意为止,可好?”
旋即冰冷的铃铛滑过肌肤,徐徐沿着小腹滚落。
铃声颤颤。
姜云婵小腹一缩,未知的恐惧让她语不成调,断断续续的气息轻吐:“别……前个儿伤还没好,还、还疼着呢。”
“伤在哪儿?我瞧瞧。”他极体贴抚上她的腿心。
起了硬痂的伤被他轻轻剥开,用铃铛寸寸碾磨着。
那双修长如玉的手总染着难以遮掩的欲色,无论碰到哪儿,都让人直起鸡皮疙瘩。
姜云婵伤口又充了血,不能自控抖了抖,险些嘤咛出声。
昏暗的空间中,鹤形香炉里的轻烟袅袅升起,穿进她柔软的肌肤,时缓时急侵蚀着她,叫她化作绵绵春水。
神思沦陷之际,铃铛趁虚而入。
与此同时,门突然被人敲响了:“世子,圣上派邓公公来传口谕!”
“圣旨?”姜云婵吓得一缩,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并膝拒绝,想跳下桌子。
谢砚不动如山,拦着她下地的路,佯咳了两声,“咳!我染了风寒,怕把病情过给圣上,不敢出门相迎,公公见谅。”
圣上的旨意,岂可怠慢?
姜云婵可不想同他一起死,推着他的肩膀,“你快出去接旨啊!莫要落人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