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她偶尔会在燕华校园里捕捉到一个温文尔雅的身影,那人却从来没回过头,从来没发现过她的存在。
霍令辰也好久没有约她去看电影,连击剑这个固定活动也突然取消了。听霍灵音说,霍四是去了军部的研究所学习,同时参与一个新式武器的研究。
也许是习惯的力量太强大了罢,虽然有了新朋友,但程咏薇有时也会想起霍四的种种好处来。
她暗暗反省过,自己是否对霍四太过苛刻了一点,是否在态度上对他有些轻慢了呢?她是清楚的,霍四一定是真心在与她交朋友,而她却并未全心全意地回报他的这一份真心。
时光就这样随着她的诸种思绪飘荡在身后,在霍令辰从研究所收获满满后兴奋归来,在程咏薇还未想好如何改变对霍令辰的态度,在帝国64年的盛夏行将结束的时候,新的人生起航了。
在燕华的第一个月,程咏薇几乎是煎熬着度过的。
初初成为新鲜人的稀奇心理早已消散,她甚至还来不及享受一下成为班花的虚荣心,就受到了人生中最严厉的一次考验。——这一届的军官预备班虽然招收女生,全班四十位同学,却只有两位是女生。除了程咏薇,另一位名叫袁琅的,短发加冷面,活似个修罗小子。
预备班确实具有超脱于燕华军事系的地位,但这并不代表预备班的学生就不必接受军事系惯常的体能训练,不过是训练目标降低了一些而已。在军事系的学生负重长跑时,预备班的人则在跑操丶打扫厕所丶整理内务……
这几项训练都让程咏薇有些吃不消。
清晨的跑操,生物钟一旦形成也就开始习惯,早起是不成问题,但要她跑完全程,每每几近要了她的命。
整理内务,被家里娇惯太久的程咏薇早已不记得如何叠好豆腐块,更不知道如何才能摆放对东西的位置。这样比较下来,打扫厕所反而是最轻松的,不过是恶心得吃不下早饭而已。
好在预备班的体能训练只有一个学期。
鉴于班里的学生多数已有军事方面的经验,比如霍令辰这样的老手,便没有必要在这些基础培训上多费时间。这个安排间接地救了程咏薇,只要能熬过第一个学期,她相信以后不会再有更可怕的挑战了。
而其他的课程,譬如军事理论课丶帝国政治军事史等等,这些文科类的考试,从来难不倒文科生出身的程咏薇。而在训练时一直嘲笑程咏薇的霍令辰,大学伊始就得了个开门红,在军事理论课上高高挂起了一盏大红灯笼。
幸灾乐祸之后,程咏薇还是很厚道地表现出朋友的义气,当起了霍四的补习老师。
大学的第一个假期,程咏薇与霍令辰坐在咖啡馆里看枯燥的理论教材,时不时斗两句嘴,气氛总体还算和谐。
这一回,程咏薇学乖了,早早地向贺卫楠要来了下学期的课表,以防意外。
预备班的课程果然包罗万象,范围广泛,非常人所能消化。光是文科课程,就涵盖了心理学丶管理学丶策略学等,理科课程有霍令辰的长项,也即是军事武器相关的内容,同时配备有射击课,旨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是预备班特有的必修课,学生必须在指定的武术类课程里任选其一进行学习,以保证每个学生至少具有自保的能力。这些学生以后毕竟有可能要到军部去任职,没有一点功夫傍身,到了军营只会一碰就碎。
程咏薇紧张地翻了翻必修课可供选择的几门课,直到看到击剑课这三个字,才松了口气,放下心来。这时,她终于感激起霍令辰了,若不是遇到了霍四,她也不会去学击剑,也就没有可能在这门课上顺利过关了。
但那另一门可怕的射击课,可就没这么容易蒙混过去了。
在讲解了射击原理和注意事项后,射击课就正式开始了实弹演练。
预备班的射击演练是在室内进行的,没有狙击用的长步枪,只有手枪射击的练习。
预备班毕竟是为了培养管理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