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想好了,不回长安过年?”熟悉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温杳侧眸。
少年立在门外,长身玉立,一袭月牙白衣在夜色下染着温柔的白光。
外面下着雪,少年提了一个食盒,飞雪落在他的肩头,看得温杳恍惚了眼睛。
此时此刻,他轻轻叩了三下门,见自己侧头,便莞尔笑起来。
“阿珩忙完啦?”温杳忙下了软榻,穿了木屐走过去,将暖呼呼的手炉子塞到谢珩手中。
“要陪我的小十一过除夕呀,自然得忙的快一些。”谢珩又把手炉子塞回温杳手中,抚了抚她的头,“我买了一些太原小食,都是清淡的。”
十一的癸水快来了,这几日可吃不得辛辣。
温杳颔首,等谢珩入内,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容璟也来了,还没带宋婉,他好像是一个人过除夕诶。
把忙里忙外的太子殿下晾在一边,温杳多多少少有点不好意思。
于是问了谢珩,谢珩倒是无所谓。
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的事儿嘛。
温杳便让白芨去请容璟过来共同用膳。
容璟来时,谢珩正在热酒,温杳正在逗弄一只小狸奴。
小狸奴是谢珩修筑房屋时救下的,小小的一只没了阿母,尤甚可怜。
便带回来给了温杳作伴。
小狸奴很听话,也很喜欢温杳。
这不,黏在她双膝之上,怎么也不愿意下来。
温杳见到容璟,欲起身行礼,却见后者摆了摆手:“都是自家人,长宁不必多礼。”
听罢容璟的话,温杳便不再行礼,只是将狸奴报给了白芨,净手后过来用膳。
谢珩一直给温杳添菜。
“十一瘦了,等回了长安,我给你做烧鸡吃。”
“好~”温杳乖巧应下。
容璟看着两人笑脸吟吟的模样,低头默默饮酒。
今年的除夕过得很寒酸,但也很温馨。
至少温杳是这么觉得的。
有阿珩在的地方,哪里都很温馨。
不管是塞北,长安,还是太原。
除夕要守岁,温杳换了一身崭新的群裳坐在屋檐下,和谢珩一起赏雪守岁。
“听殿下说,各地灾民基本都已安定了。就差这边的灾民了。”谢珩给温杳换了一只手炉子,又往旁边的火炉子添了一些柴火。
容璟听到他们是自己掏银子买来的赈灾物什,二话不说出了钱将他们的东西买下,让随行的宿卫军带去分给各地灾民。
谢珩和温杳本来不打算收钱的,但是容璟执拗,便只得收下了银子。
不过,谢珩把收下的银子统统给了温杳。
美名其曰,银子上交给媳妇管账。
“殿下一心为民,是我大周之福。”温杳依偎在谢珩怀中。
不过在她眼中,她的阿珩才是最好的。
谢珩不说话,只是垂眸看着怀中的小女娘,眼底淌出一抹莫名的心疼。
“阿珩。”须臾后,温杳蓦然擡头。
谢珩敛起眉间神色,莞尔:“我在。”
“我想听你吹陶埙了。”小姑娘戳了戳他的心口。
“好。”
谢珩摸了摸腰间,想起这次出来,他没带上陶埙。
便轻轻哼了一曲塞北民谣。
这是温杳第一次听到谢珩哼小曲儿。
少年温润清朗的声音,低低沈沈,听得温杳不自觉笑了起来。
这是她的阿珩呀。
屋外响起一道钟声,天上放起了烟花。
是新的一年来了。
谢珩从怀中取出一只红纸包,递给温杳:“十一,新年快乐。”
是红包诶。
小姑娘眼睛一亮,连忙坐直身子打开一看。
是几张钱庄的票据。
“这些都是我的俸禄,日后便要交给十一代我保管了。”谢珩微微一笑。
温杳鼻子一酸。
阿珩,你知不知这是我前世做梦都梦不到的事情。
不甚明朗的烟火之下,小姑娘红了眼眶,往前倾过身子,闭眼轻轻吻上面前少年的薄唇。
少年目光一深,伸手环住她的腰,也跟着闭上了眼睛。
……
长夜漫漫,有人欢喜有人忧。
广陵郡。
虞侯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