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间古朴的厅堂内,六十二岁的老将军耶律棠古身着戎装,虽已两鬓斑白,却仍难掩身上那股威严的气势。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佬 kanshulao.com
他手中紧握着一卷圣旨,眉头紧皱,语气中满是疑惑,“陛下竟然让老夫帮南朝平乱?”
“老将军,南朝使者当时在殿上哭诉,丝毫不顾体面,”来人微微苦笑,摇了摇头说道,“陛下也是被架在当场下不来台,才无奈答应的!”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尴尬,似乎也觉得这件事有些荒唐。
“满朝文武如此多,何故让老夫这个耳顺之年的老将出马?况且,老夫如今无官无职!”耶律棠古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质问道。
“当时陛下身边晋王萧奉先所提!”来人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声音压得很低,仿佛生怕触怒了耶律棠古。
“萧氏!”耶律棠古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外戚祸国!”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萧氏一族的不满和怨恨。
之前,萧奉先的孙子,萧得里底担任西北路招讨使,凭借后族的身份轻慢侮辱僚属,耶律棠古不肯屈服,于是被罢官。耶律棠古向朝廷申诉,却没有得到理会。
在他看来,萧氏作为外戚,在朝中势力庞大,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大局,如今让他去帮南朝平乱,说不得是借刀杀人,为萧得里底铲平道路。
“老将军,事已至此,您看……”来人试探性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耶律棠古沉默了片刻,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君命难违,即便心中有再多的不满,也不能违抗圣旨。
“罢了,既然陛下有命,老夫自当竭尽全力。”耶律棠古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你且回去复命,就说老夫会尽快赶往南京析津府,整顿兵马,准备出征。”
九月末。
登州境内,依旧是秋高气爽。
而在辽国东北部的女真部族所在之地,早已是另一番景象,大地被厚厚的白雪所覆盖,一片银白。
在一处行军帐篷内,晁盖身着厚实的衣物,正坐在火塘前。
他的脸庞被炉火映得通红,手中紧握着一个酒壶,仰头将一口热酒闷下,随后长长地哈出一口白气,口中感慨道:“俺还说郎君为何要在船上准备这么多的皮裘烈酒,原是知道这里乃是苦寒之地!”
“晁天王好酒量!”一旁的李应面带微笑,轻声赞叹道。
李应同样穿着保暖的衣物,“此番交易,光是毛皮,还有人参,便足矣胜过往昔一年所得!”
李应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和期待,“之前郎君所言,此时咱才算是明白!”
晁盖听了李应的话,咧嘴笑了笑,脸上露出豪迈的神情,“俺们义气兄弟,此番出来走这一趟,可不能白来。这等好东西,自然要多带些回去,另外还要看看有没有上好的虎皮狼皮,俺也好孝敬一番老太公!”
“不错,晁天王想到周到,”李应双眼一睁,伸出大拇指比量了一番,“若是表现好了,咱也去底气找郎君入伙!做上一把交椅!谋个一官半职!”
“一官半职?”
“天王难道不知道?那之前投奔梁山的,此时最少也是个指挥使,还有那金大坚,萧让这等人,现在也成了一县坐堂官!”李应羡慕道,“可恨俺当时胆子小,错过了!”
“啥官不官的,俺不在乎,”晁盖哈哈笑道,“但是看那些兄弟,在登州做的好大事业,也是羡慕的很!”
两人正说着,帐篷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士兵掀开帐篷门帘走了进来。
“启禀晁天王、李掌柜,女真部族的使者求见。”士兵恭敬地说道。
晁盖和李应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让他进来吧。”晁盖说道。
不一会儿,女真部族的使者走进了帐篷。他身材魁梧,身着兽皮制成的衣物,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
“见过两位掌柜的。”使者拱手行礼,说道。
“请坐。不知使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