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王禀将军来报!”一名传令兵急匆匆地冲进折可大的营帐,单膝跪地,大声禀报道。?秒′章!节_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说!”折可大正坐在营帐内,研究着军事地图,听到传令兵的声音,头也不抬地说道。
“王禀、王渊等率领的部队连克富阳、新城、桐庐各县,直指睦州。”传令兵声音洪亮,将消息清晰地传达出来。
“好!”折可大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赞许,用力一拍桌子,站起身来。
王禀和王渊的这一进展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如此迅猛的攻势,无疑让方腊的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同时也让整个平叛战局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传令嘉奖王禀、王渊所部,让他们乘胜追击,务必一举围困睦州,剿灭方腊贼寇的老巢!”折可大兴奋地挥舞着手臂,下达新的军令。
“是,大帅!”传令兵领命,迅速起身,飞奔向营帐外。
折可大重新看向地图,目光在睦州的位置停留许久,思索着接下来的战略布局。
王禀和王渊的胜利让他有了更多的战略选择,他盘算着如何调配兵力,与王禀、王渊形成合围之势,确保将方腊起义军一网打尽。
此刻,营帐内的气氛因为这一好消息而变得振奋起来。
与之相反的,则是睦州城内,弥漫着一股同仇敌忾的紧张氛围。+p?i?n_g+f,a¢n¢b_o~o.k!.~c_o^m,
那些分到了地的百姓,纷纷自发地带着粮食,成群结队地直奔睦州城而来。
队伍绵延不绝,如同一条涌动的长龙,彰显着百姓们坚定的决心。
“乡亲们,你们是……”守门的兵丁看着眼前这浩浩荡荡运粮的百姓队伍,一脸疑惑,“这不是交税的日子啊!”
“你个小娃娃!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交税?老子是来给圣公送粮食,送村里的好汉来的!”一位身形壮硕的老者,扛着一袋粮食,大声呵斥道。
“就是!圣公要是败了,俺们别说粮食,就连地,就连俺们的命都保不住!”旁边一位年轻后生也跟着附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然。
在这些百姓心中,方腊领导的摩尼教,是他们获得土地、改变命运的希望。
一旦方腊失败,他们不仅会失去来之不易的土地,还可能面临被官府清算的危险。
守门兵丁听了百姓们的话,顿时明白了他们的来意,心中涌起一股感动。
“乡亲们,快进城吧!圣公一定会很欣慰,有你们这样的百姓支持!”兵丁一边指挥着其他士卒帮忙搬运粮食,一边说道。
百姓们有序地走进城门,将粮食卸在库房。~x?h·u/l_i-a\n,.+c/o′m_
方腊、邓元觉、包道乙三人听闻动静,俱是匆匆走了出来。
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一时间百感交集,心中五味杂陈。
“圣公!莫要败啊!”百姓们看到方腊出现,情绪更加激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大声呼喊着,声音中满是恳切。
“圣公!城里缺粮我们给粮!城里缺人,我们给人!圣公!别让那些狗东西进城!”
人群中不断有人响应,喊声此起彼伏。
这些质朴的话语,承载着百姓们对摩尼教的期望,他们虽然不懂摩尼教的那些教义,但是,他们懂自己现在的生活,是谁给的!
方腊看着眼前这群善良而又坚定的百姓,双眼瞬间通红,嘴唇微微张开,想要说些什么,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哽住了喉咙,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的心中满是感动,只见他颤抖着身体,不断地一拱到地,向百姓们拱手施礼,用这个最朴实的动作,表达着自己内心无尽的感激。
邓元觉和包道乙站在方腊身后,同样被眼前的场景深深触动。
邓元觉双手合十,低声念道:“阿弥陀佛,百姓如此厚爱,圣公大业必将有成。”
包道乙则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圣公,有百姓相助,我等定要坚守睦州,与宋军决一死战!民心在我啊!”
“主动出击!”方腊疾步回到议事厅内,情绪激昂,大手猛地一挥,书案上的那些纸张瞬间如雪花般纷纷散落一地,“百姓在看着咱们!必须要主动出击!”
“圣公!三思!”包道乙赶忙上前劝阻,脸上写满了担忧。
“看看那些百姓!看看他们!”方腊双手用力撑在书案上,双眼通红,怒视着众人,“他们这么用心地看着我们,难道就是看咱们像个缩头乌龟一样守城?”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心中的怒火在燃烧,“咱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