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鲜美无比,和平时吃的酒肉没有什么两样。更神奇的是,无论大家怎么吃喝,酒坛中的酒始终不见减少,肉也丝毫没有变少。座中的宾客们见状,都纷纷惊叹不已,刘表也被这神奇的一幕惊呆了,心中的杀意顿时消散了不少。
,!
左慈看着刘表,微微一笑,说道:“刘公,贫道不过是一个修道之人,并无恶意。您又何必苦苦相逼呢?”刘表自知不是左慈的对手,也不敢再轻举妄动,只好放弃了杀他的念头。几天后,左慈便离开了荆州,前往东吴。
江东险途
左慈来到东吴后,孙权一开始对他颇为礼遇,毕竟他的神通广大早已声名远扬。然而,孙权身边的臣子们却对这个老道士充满了仇视,他们在孙权面前不断进谗言,说左慈是个妖人,会对东吴不利。孙权听得多了,心中也渐渐起了疑虑,最终决定要杀左慈。
一天,孙权邀请左慈一起出游,让左慈走在马前,自己则打算在后面趁机刺杀他。左慈穿着木屐,手持青竹杖,不紧不慢地走着。孙权骑着马,手持兵器,在后面紧紧追赶。奇怪的是,无论孙权怎么用力策马,始终无法追上左慈。左慈就像一阵风一样,始终在他前面百步之外。孙权心中大惊,他这才知道左慈果然有道术,于是只好放弃了刺杀的念头。
左慈虽然一次次化解了危难,但他也感到了疲惫和厌倦。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之中,自己的道术虽然能够保护自己,但却无法改变什么。于是,他决定离开这个纷争不断的世界,去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专心修炼。
真实的左慈
在野史笔记甚至正史《后汉书》中,左慈都被描写得神乎其神,仿佛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仙。然而,真实的左慈却与这些记载大相径庭。
据曹植的《辩道论》记载,东汉末年,曹操将天下间有名的方士都召集到了身边,其中就包括左慈、甘始和郄俭等人。这些方士各有专长,甘始会行气导引,左慈通晓房中之术,郄俭善辟谷。他们都声称自己有几百岁了,但实际上,他们的能力并没有那么神奇,只不过是一些江湖术士罢了。
曹操之所以将他们召集过来,并非是想把他们当神仙供奉,而是担心他们会用妖言迷惑百姓,扰乱社会秩序。曹操和他的儿子们都把这些方士当成笑话看待,压根就不相信他们的那些说辞。左慈所谓的神通广大,在现实中不过是一场闹剧。他在曹操身边,也只不过是一个供人取乐的玩物,曹操对他呼来喝去,没有半点尊敬。
历史上的左慈,既没有游戏人间、嘲弄权贵的浪漫情怀,也没有随意变化、神鬼莫测的道术。他只是一个生活在乱世中的普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靠一些所谓的“道术”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他的那些神奇故事,大多是后人的夸张和虚构,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真实面目渐渐被掩盖,只留下了一个个传奇的传说。
然而,左慈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他的徒弟葛玄,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道士,灵宝派的祖师。葛玄对左慈的道术深信不疑,并将其发扬光大。而葛玄的侄子葛洪,更是一位着名的方士、炼丹家,他所编写的《神仙传》,将左慈的故事进一步神化,让左慈成为了东汉末年知名度数一数二的活神仙。
在徒孙葛洪的笔下,左慈成了一个潇洒不羁、神通广大的神仙。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部分。但无论传说如何精彩,我们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历史和传说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真实的左慈,或许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传奇。
霍山仙踪
在经历了种种波折后,左慈终于厌倦了尘世的纷扰。他告诉自己的徒弟葛玄,自己要前往霍山,去炼制九转金丹,待金丹炼成之日,便是自己成仙之时。
葛玄虽然心中不舍,但他也明白师傅的决心,只能默默祝福师傅一路平安。左慈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前往霍山的路途。一路上,他风餐露宿,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霍山。
霍山,云雾缭绕,景色秀丽,是一个修炼的好地方。左慈找了一个幽静的山洞,作为自己的修炼之所。他每天都在山洞中潜心研究炼丹之术,按照《九丹金液经》上的记载,采集各种珍贵的药材,精心炼制金丹。
在炼丹的过程中,左慈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有时候,药材的比例不对,导致炼丹失败;有时候,火候掌握不好,丹炉中的丹药化为灰烬。但左慈并没有气馁,他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炼丹的方法。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