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古代奇事录 > 第142章 推恩令

第142章 推恩令

第142章 推恩令

建元二年,长安城里的槐树刚刚抽出新芽,嫩绿的叶片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本文免费搜索:新天禧小说 xintianxixs.com主父偃站在丞相府的庭院里,仰头望着那朱红色的廊柱,心中暗自感叹。这是他第三次来到这里,却依旧被这宏伟的建筑所震撼。

“主父大人,请随我来。”一个身着青衫的小吏打断了他的思绪。主父偃点点头,跟随小吏穿过宽敞的庭院,走进了丞相府的正厅。

厅内,窦婴正坐在案前,专心致志地批阅着奏章。主父偃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这位权倾朝野的丞相召见。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案头的竹简,发现上面赫然写着“推恩令”三个字。

窦婴终于抬起头来,目光犀利地盯着主父偃:“听说你又在陛下面前鼓吹你的推恩令?”

主父偃从容不迫地回答:“回丞相大人,推恩令乃安国之策。如今诸侯坐大,尾大不掉,若不加以限制,恐后患无穷。”

窦婴冷笑一声:“你可知吴王刘濞曾言‘天下者,高祖之天下,非刘氏之天下’?七国之乱虽已平定,但诸侯王的势力仍不容小觑。你这推恩令,看似削弱诸侯,实则是在玩火自焚。”

主父偃正色道:“丞相大人,推恩令并非要剥夺诸侯的权力,而是让他们将封地分封给更多的子弟。如此一来,诸侯的势力自然分散,中央集权得以加强。这是利国利民之举,还望丞相大人三思。”

窦婴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你可知你这推恩令会触动多少人的利益?那些诸侯王,哪个不是手握重兵,财大气粗?他们岂会坐视自己的权力被瓜分?”

主父偃坚定地说:“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即便粉身碎骨,主父偃也在所不惜。”

窦婴盯着主父偃看了许久,最终叹了口气:“罢了,你且回去吧。此事容后再议。”

主父偃告辞出来,心中却并不轻松。他知道,窦婴的反对只是推恩令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更大的阻力,还在后头。

就在这时,一个黑影突然从房檐上跃下,手持利刃,直扑主父偃而来。主父偃大吃一惊,急忙闪身躲避。刺客的刀锋擦着他的衣袖划过,在地上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

“有刺客!”护卫们大声呼喊着,纷纷抽出刀剑,冲了过来。刺客见势不妙,转身欲逃。主父偃大喝一声:“哪里走!”抬腿便是一脚,将刺客踹倒在地。护卫们一拥而上,将刺客擒获。

主父偃走上前去,仔细打量着刺客。这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身材瘦削,目光中透露出一股狠劲。

“说,是谁派你来的?”主父偃厉声问道。

刺客冷笑一声:“要杀便杀,何必多问!”

主父偃知道,这样的刺客必定是受过训练的死士,想要从他口中得到情报,怕是难上加难。他挥了挥手,让护卫将刺客押下去严加审问,自己则陷入了沉思。

是谁想要置他于死地?是诸侯王,还是朝中的政敌?主父偃心中暗自思忖。看来,推恩令的推行,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夜幕降临,长安城里灯火通明。主父偃独自坐在书房中,手中捧着一卷《韩非子》,却无心阅读。他的思绪,又回到了白天的刺杀事件。

“大人,卫青将军求见。”一个家丁进来禀报。

主父偃心中一喜,急忙起身相迎。卫青是汉武帝的宠臣,也是他在朝中为数不多的支持者之一。

“仲卿,深夜来访,所为何事?”主父偃问道。

卫青压低声音说道:“今日之事,我已有所耳闻。大人推行推恩令,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还望多加小心。”

主父偃感激地点点头:“多谢仲卿提醒。只是这推恩令,关乎大汉的兴衰存亡,即便前路荆棘满布,我也定要坚持到底。”

卫青叹了口气:“大人的决心,我钦佩不已。只是如今朝中局势复杂,窦婴丞相和王太后都反对推恩令,大人行事,还需谨慎。”

主父偃沉默片刻,说道:“仲卿,你可知吴王刘濞当年为何谋反?”

卫青摇摇头:“愿闻其详。”

主父偃缓缓说道:“吴王刘濞,乃高祖刘邦之侄。他占据三郡五十三城,富可敌国。景帝时期,晁错建议削藩,吴王便联合六国诸侯,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七国之乱虽被平定,但诸侯王的势力并未被彻底铲除。如今,他们依旧拥有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对中央构成严重威胁。推恩令,正是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隐患而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