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他杀了主父偃,朝廷必定不会放过他。
“齐王,三思而后行啊。”主父偃趁热打铁,“推行推恩令,对齐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的子弟们都能得到封地,你的势力也不会因此削弱。何乐而不为呢?”
刘次昌沉思片刻,终于放下了佩剑:“好,我答应你推行推恩令。但你要答应我,不要伤害我的家人。”
主父偃大喜,急忙说道:“齐王放心,陛下圣明,岂会伤害诸侯王的家人?”
刘次昌点点头,召集了齐国的子弟,宣布了分封之事。主父偃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知道推恩令在齐国也顺利推行了。
然而,就在主父偃准备返回长安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他的女儿小婵失踪了。
主父偃心急如焚,急忙赶回长安。他四处打听,终于得知小婵被一伙神秘人绑架了。绑架者留下口信,要求主父偃放弃推恩令,否则就撕票。
主父偃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之中。他知道,这一定是反对推恩令的人所为。如果他放弃推恩令,小婵就能得救,但推恩令的努力将付诸东流。如果他坚持推行推恩令,小婵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主父偃最终决定坚持推行推恩令。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妻子的在天之灵,对得起大汉的江山社稷。
主父偃暗中联系了卫青,请求他帮忙寻找小婵的下落。卫青动用了自己的关系网,终于在一个月后找到了小婵的藏身之处。
当主父偃见到小婵时,她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主父偃心如刀绞,紧紧地将女儿搂在怀里,泪水夺眶而出。
“父亲……”小婵微弱地呼唤着,“婵儿……不怕……你要坚持……推行推恩令……”
主父偃点点头,哽咽着说:“婵儿,为父答应你,一定会坚持下去。”
经过三年的努力,推恩令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来。诸侯王的势力被大大削弱,中央集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汉武帝刘彻龙颜大悦,对主父偃大加封赏。
然而,主父偃的心中却充满了痛苦。他的妻子和女儿都因为推恩令而遭遇不幸,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无法原谅自己。
一天,汉武帝召见主父偃。他微笑着说:“主父爱卿,推恩令推行以来,成效显着。朕欲封你为齐王相,你意下如何?”
主父偃跪倒在地,推辞道:“陛下,微臣何德何能,敢当此重任?”
汉武帝说道:“爱卿不必谦虚。齐王年轻,需要爱卿这样的能臣辅佐。”
主父偃无奈,只好接受了任命。他知道,这是汉武帝对他的信任,他不能辜负。
然而,就在主父偃前往齐国赴任的途中,又一场灾难降临了。一伙刺客再次对他发动了袭击。主父偃虽然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被刺客们杀死在了路上。
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悲痛欲绝。他下令彻查此事,严惩凶手。然而,刺客们早已逃之夭夭,线索就此中断。
主父偃的葬礼十分简朴。他的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了长安城外的一处荒山上。送葬的队伍中,只有寥寥数人。
许多年后,汉武帝在一次狩猎中路过主父偃的墓地。他下马伫立,望着那座孤坟,心中感慨万千。
“主父爱卿,你为大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朕对不起你啊。”汉武帝喃喃自语。
一阵风吹过,坟头的蒿草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主父偃的功绩和悲剧。
推恩令虽然成功推行,但主父偃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的故事,成为了大汉王朝一段令人唏嘘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