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芳,”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去查查李尚书最近一个月的行踪。还有,派人盯着李府。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打草惊蛇。”
“是!”元芳领命而去,动作迅速而干练。
狄仁杰重新蹲下身,继续检查尸体。在死者的左手掌心,他发现了一道浅浅的划痕,划痕细而长,像是被什么锋利的利器所伤。他仔细端详那道伤痕,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思索。
突然,他的目光被死者腰间的一块玉佩吸引。那是一块上等的羊脂白玉,玉质温润细腻,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雕工精细,上面刻着一个“李”字。狄仁杰轻轻取下玉佩,在手中把玩,仔细观察着玉佩的每一个细节,这玉佩的样式,与方才李尚书腰间那块如出一辙。
夜色渐深,万籁俱寂,只有窗外的风声轻轻吹过。狄仁杰却毫无睡意,他静静地坐在书房中,面前摊开着醉红楼的账册。烛火摇曳,昏黄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影子,映照着他那紧锁的眉头和深邃的眼神。
“大人,”元芳推门进来,脚步轻盈,“查到了。李尚书这一个月来,几乎每晚都会去醉红楼。而且......”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凝重的神色,“死者柳如烟,是李尚书包下的姑娘。”
狄仁杰点点头,这与他猜测的差不多。但他总觉得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的秘密。他拿起那块玉佩,在烛光下细细端详。玉佩上的“李”字笔锋凌厉,与李尚书那块玉佩上的字迹如出一辙,仿佛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元芳,明日一早,我们去李府。”狄仁杰放下玉佩,语气坚定地说道。
次日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给世间万物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狄仁杰带着元芳来到李府。李府的大门高大而威严,朱红色的漆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门口的石狮子张牙舞爪,尽显威严。李尚书亲自迎了出来,但神色间明显带着几分不安,眼神闪躲,不敢直视狄仁杰的眼睛。
“狄大人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贵干?”李尚书强笑道,脸上的笑容显得有些牵强。
狄仁杰直截了当地拿出那块玉佩:“李大人可认得此物?”
李尚书脸色一变,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恢复如常:“这是......这是本官府上的玉佩。不知狄大人从何处得来?”
“这是在死者柳如烟身上发现的。”狄仁杰紧紧盯着李尚书的脸,目光锐利如鹰,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李大人,这玉佩是你的吗?”
李尚书额头渗出冷汗,细密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他抬手擦了擦汗:“这......这玉佩确实是本官府上的,但......”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公子从内堂走了出来。他约莫二十出头,面容俊秀,白皙的脸庞上透着一股青春的朝气,与李尚书有七八分相似。看到狄仁杰手中的玉佩,他脸色骤变,原本红润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身体微微颤抖着。
“这玉佩是我的!”年轻公子脱口而出,声音中带着几分惊慌。
狄仁杰转头看向他:“这位是?”
“这是犬子李慕白。”李尚书连忙介绍,同时狠狠瞪了儿子一眼,眼神中满是警告。
狄仁杰心中一动。他注意到李慕白的右手缠着纱布,纱布上隐约有血迹渗出,在洁白的纱布上显得格外刺眼。
“李公子,”狄仁杰缓步上前,语气平和却又带着一丝不容抗拒的力量,“你的手怎么了?”
李慕白下意识地将手背到身后,眼神闪躲:“没......没什么,不小心划伤了。”
狄仁杰忽然出手,动作迅速而敏捷,一把抓住李慕白的手腕。李慕白吃痛,忍不住轻呼一声,纱布下的伤口崩裂,鲜血渗出,一滴一滴地落在地面上。狄仁杰眼尖地看到,那伤口赫然是一道刀伤,伤口深长,还未完全愈合,周围的皮肤红肿着。
“李公子,”狄仁杰松开手,意味深长地说,“这伤口,与死者掌心的伤痕,倒是颇为相似啊。”
李慕白脸色惨白,身体摇晃着,踉跄着后退两步,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李尚书见状,连忙上前:“狄大人,犬子年少无知,若有冒犯之处......”
“李大人,”狄仁杰打断他,神色严肃,“令郎与死者柳如烟,是什么关系?”
李尚书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嘴唇微微颤抖着。李慕白却突然跪倒在地,膝盖重重地磕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是我杀的!柳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