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英月生竟然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匹马,正静静地站在那里。面对穷凶极恶、步步紧逼的追兵,英月生已经无暇顾及太多,他毫不犹豫地一路飞驰到马前,然后紧紧抱住阿珍,纵身一跃便跳上了马背,朝着一望无垠的荒漠疾驰而去。
这匹马不愧是汗血宝马,不仅身形高大威猛,而且精神抖擞,奔跑起来更是风驰电掣。那些追兵们虽然拼尽全力,但始终无法拉近与英月生之间的距离。很显然,这匹马出现在这里并非偶然,而是有人故意安排的。究竟是谁在暗中帮助英月生呢?这个谜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阿珍的父亲闻询也已经快马赶到,即便英月生的马再快,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也难免抵挡不了弓箭的速度。
眼看着就要追不上英月生了,大将军当机立断,迅速拿起弓箭,瞄准英月生之后,使出浑身力气将箭射了出去。
原本英月生还沉浸在与阿珍成功逃脱的喜悦之中,却突然感到后背一阵剧痛袭来。
然而,尽管疼痛难忍,他还是决定不让怀中的阿珍察觉到异常,于是咬紧牙关,强忍着巨大的痛苦,仍旧全神贯注地驱使着马匹一路狂奔。
没过多久,他们便如一阵风般消失在了阿珍父亲的视野范围之内。
不过,身为父亲的他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也不肯轻易成全英月生与阿珍。
只见到他手臂猛地一挥舞,仿佛拥有无尽的权威和力量一般,紧接着下达命令,让其麾下的士兵们迅速分成三队,分别朝不同方向进发,持续追踪那两个人的下落。
经过长时间的逃亡,他们终于成功地避开了所有追兵,来到了一处荒芜凄凉、人迹罕至的郊外荒野。此刻,天空才刚刚破晓,晨曦微露。
英乐生远远望见前方有个洞穴,便驱策着马匹径直前行。然而,仅仅走出几步路,英乐生就因极度疲惫以及背部的箭伤发作,体力不支,昏倒落马。
阿珍察觉到英乐生身中箭矢,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酸楚和难过。当她看到这支箭乃是出自父亲之手时,更是感到无语凝噎,心中默默感叹:父亲竟然如此狠心决绝,连一点余地都不留给他这个亲生女儿。
看着英月生那痛苦不堪的面容,阿珍心中的埋怨之情瞬间烟消云散。她毫不犹豫地扶起英月生,艰难地走向前方不远处的山洞。趁着英月生意识模糊之际,阿珍剥开他后背的衣物,咬紧牙关,鼓足勇气用力将深深嵌入体内的箭矢拔出。刹那间,鲜血如喷泉般喷涌而出,溅得阿珍满脸都是。望着那血流不止的狰狞伤口,阿珍心急如焚,她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手绢,紧紧地覆盖在伤口之上,希望能暂时止住鲜血外流。
与此同时,大将军正派遣手下四处搜寻他们的踪迹。因为他知道英月生中箭必定逃不了多远。
果不其然,阿珍为了救英月生必然就会出去找药和生活物资,也正因如此,阿珍独特的行为习惯,不慎让自己和英月生的行踪暴露无遗。
时光荏苒,在英月生昏迷不醒的日子里,阿珍始终守在他身旁,悉心照料。终于,在昏迷两天后的第三天,英月生缓缓睁开了双眼。见此情形,阿珍高悬的心才稍稍放下些许。接下来的几日,阿珍靠着四处寻觅而来的饮水和食物,一点一滴地喂养着英月生。就这样,二人相依相伴,度过了数个平静的日夜。
某个静谧的夜晚,月色如水,四下无人,两颗炽热的心在寂静中渐渐靠近,情感如潮水般汹涌澎湃,难以自抑。最终,干柴烈火,激情似火,两人热烈地相爱了。激情过后,又是数日匆匆而过。在此期间,英月生的伤势已然痊愈如初。于是,他决定与阿珍一同离开此地,前往中原,开启属于他们的幸福美满新生活。然而,正当他们准备出关之时,却遭遇了大批威猛雄壮的蒙军围困。
瞬间,英乐生心中一片茫然,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的行踪竟然还是泄露了出去。他紧紧握住阿珍的手,坚定地说:“我们冲出去!”
听到这话,阿珍感到十分欣慰,但她也清楚地意识到,这次逃跑几乎是不可能的。她不禁感叹,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面对成千上万的蒙古军士,即便他们想逃,却根本无力抵抗。谁又能想到,为了抓捕英乐生,父亲竟然不惜调动了自己全部的兵力。
可面对近在咫尺的幸福,他们并不愿意轻易放弃,仍然抱着能够一起冲出去的侥幸心理。这一理想注定是事与愿违,最终没等两人反抗,英乐生被两名强壮的士兵死死按住,而阿珍则被一名武士抓住,带到了父亲身旁。紧接着,只见所有的士兵纷纷后退,取出弓箭,瞄准英乐生,准备用乱箭将其射死。
阿珍立刻大声喊道:“慢!如果谁敢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