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终于战胜了那无谓的“骄傲”,选择放下武器投降,才侥幸从死神的镰刀下捡回了一条性命。
当战斗的喧嚣如同退潮的海浪一般渐渐平息下来,广场上那弥漫的尘烟也如同被一阵无形的风吹散,如退潮般慢慢消散开来,一切事物都在这平静中逐渐清晰可见。此刻,历经生死考验的江湖弟子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如火山喷发般的激动情绪,他们齐声欢呼起来。那欢呼声犹如滚滚春雷,在天地间炸响,响彻云霄,仿佛要将之前在战斗中所压抑的紧张、恐惧、担忧等种种情绪,全部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他们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在希望与失望的边缘,如同抓住了命运抛来的救命稻草一般,奇迹般地战胜了强大的魔教,取得了这场艰难无比的战斗的最后胜利。当然,对于这场来之不易、堪称奇迹的胜利,江湖弟子们心中首要感谢的,便是如神来之笔般及时出现在战场的四位少侠。若不是这四位少侠如及时雨般降临,以他们高强的武艺和无畏的勇气相助,山下与魔教弟子的交战结果,恐怕直到此刻都还在未知之数,充满了变数。更别说回山支援被困的同伴了,那在之前的困境下,几乎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奢望之事。四位少侠的出现,恰似在无尽黑暗中骤然点亮的一盏明灯,给身处绝境的江湖弟子们带来了希望之光,让他们在绝望的深渊中,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漂泊的船只,终于望见了远方的灯塔。为了能以最完美、最诚挚的方式迎接四大少侠的到来,同时充分表达对他们雪中送炭般相助的感激之情,各大门派的带头弟子们自发地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如同训练有素的将领,有条不紊地组织弟子们清理满目疮痍的现场。只见弟子们各司其职,有人负责小心翼翼地搬运那些冰冷的尸体,每一步都迈得沉重而肃穆;有人手持扫帚,一丝不苟地清扫着地面上的血迹、尘土以及破碎的兵器残片,仿佛要将这场残酷战斗的痕迹一点点抹去;还有人精心地重新布置广场,摆放桌椅,悬挂锦旗,力求营造出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他们一个个忙得热火朝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与专注,一心想着要给四位少侠准备一个庄重而盛大的仪式,打算以行跪拜之礼这种最敬重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内心深处深深的感谢。至于于小莹,在被爱恨情仇四人从那片满目疮痍的废墟里费力地扛出来后,便一直处于昏迷不醒的状态,整个人宛如一滩毫无生气的软泥,静静地瘫在那里。她的面色苍白得如同冬日的残雪,毫无血色,嘴角还残留着一丝已经干涸的血迹,宛如一条暗红色的细线,醒目地昭示着她之前在战斗中所遭受的重创。无奈之下,寒恨与段情心急如焚,不敢有丝毫耽搁,脚步匆匆地急忙将其抬进了议事大厅里。他们在大厅中找了个宽大而坚实的公案桌子,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于小莹轻轻放下,仿佛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让她那脆弱的生命如风中残烛般熄灭。看着于小莹此刻体力极度虚弱,气息微弱得如同游丝,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消散,搞不好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段情在一番思索后,不得已做出了为其运功疗伤的决定。他深知,于小莹虽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可谓是罪有应得,但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她在自己面前死去,终究还是违背了他心中的侠义之道。毕竟,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能救一命也是一种善举。段情缓缓盘腿坐在公案旁,神情凝重而专注。他轻轻地将双手置于于小莹的后背,动作轻柔却又沉稳有力,仿佛在安抚一个受伤的幼兽。随后,他缓缓闭上双眼,摒弃一切杂念,全神贯注地将自己体内那股雄浑而温暖的内力,如同涓涓细流般缓缓输入她的体内。随着内力的输出,他的额头渐渐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缓缓滑落,每一丝内力的输出都需要他高度集中精神,稍有不慎,便可能会前功尽弃,甚至危及于小莹的生命。寒恨则在一旁,神情专注得如同守护着一件稀世珍宝,一刻也不敢松懈地观察着于小莹的状况。他不时地根据于小莹身体的反应,精准地调整自己的内力,以一种温和而恰到好处的方式辅助段情,希望能帮助于小莹缓解那深入骨髓的伤痛,修复她那虚弱不堪、几近崩溃的身体,从而竭尽全力保住她的性命。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与关切,尽管眼前之人是曾经的敌人,但在这一刻,生命的脆弱让他放下了仇恨,只想着能让她度过这生死难关。虽然江湖弟子以及七大长老看见四人没有直接杀死于小莹,反而还全力以赴地将其救活,心里顿时涌起了十分复杂的情绪,既不解又很不是滋味。毕竟于小莹犯下的罪孽可谓是罄竹难书、令人发指,她的所作所为几乎将整个江湖搅得天翻地覆,让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