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紫禁城已迎来了冬季。
纷纷扬扬的雪花如柳絮般飘落,给这座古老的宫殿披上了一层银装素裹的外衣,使得原本庄严肃穆的紫禁城在严寒之中透露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依照宫中的传统习俗,每逢腊八节这天,后宫中的所有嫔妃以及诸位阿哥、公主们都需要前往太后居住的宫殿请安问好。
永寿宫内,清晨时分,苏蓁蓁早已起身准备梳洗。
她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仔细端详着自己的面容,然后转头对身旁的贴身宫女半烟道,“今日去拜见太后,装扮得清新素雅一些即可,不必过于庄重繁复。”
半烟心领神会地点点头,手上却并未停歇,而是继续从衣橱里挑选出适合今天穿着的衣物。
她轻手轻脚地将一件件华美的衣衫展开,仔细比较着颜色与款式,试图找到最能衬托自家主子气质的那一套。
在半烟手脚麻利地帮助下,苏蓁蓁迅速完成了装扮,然后领着六阿哥弘昱,快步来到寿康宫门外静静候着皇后驾临。
尽管皇后已遵旨闭门休养,但也只是说她暂且无需操劳后宫事务罢了,至于朝拜太后一事,则仍需由皇后来主持大局。
寿康宫外人头攒动,在苏蓁蓁抵达不久后,其他妃嫔也接踵而至。
欣贵人领着大公主淑和与那常在、海常在一同前来,襄贵人和丽嫔紧随其后,而浣碧则小心翼翼地跟在最后面。
没过多久,皇后终于现身,而最后登场的,则是姗姗来迟的华嫔。
待众人站定,寿康宫内走出一名总管太监,扯起嗓子高喊,“太后有旨,传后宫嫔妃及各位阿哥公主觐见。”
众人鱼贯而入,依照位份高低,逐一上前向太后行礼问安。
首先是皇后,接着是齐妃、仪妃、敬妃,三位妃嫔齐刷刷跪地,齐声恭祝道,“祝太后凤体康健,福泽万年。”
“仪妃入宫时日已久,哀家却未曾有机会仔细瞧瞧,抬起头来。”太后的声音平静而温和地传来。
太后的目光缓缓落在眼前之人身上,当她看清今日苏蓁蓁的妆容衣着时,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微微颔首,“都起来吧!”
“谢太后!”四妃异口同声地道谢。
待到苏蓁蓁站起身来,太后一眼就注意到了她身后襁褓中的六阿哥,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连忙吩咐身边的姑姑。
“竹息,快将六阿哥抱过来给哀家瞧瞧。”
竹息应声而动,小心翼翼地从苏蓁蓁手中接过六阿哥,送到太后面前。
太后满心欢喜地看着怀中可爱的婴儿,只见那孩子面色红润,不哭不闹,甚是乖巧可人,太后不禁夸赞道,“瞧六阿哥脸色红润的样子,仪妃很会养孩子。”
“臣妾不敢当,都是乳母和底下宫人的功劳”,苏蓁蓁连忙跪地叩头,谦卑地回答道。
苏蓁蓁谦逊谨慎的样子,太后很是满意。
“乳母固然有功,但你为皇帝诞下龙裔,亦是功不可没。”太后微笑着看着苏蓁蓁,眼中透露出一丝赞赏。
“仪妃,你很好,怪不得皇帝对你宠爱有加,哀家也喜欢。”太后继续说道,表示出对苏蓁蓁的认可与好感。
听到太后如此夸赞自己,苏蓁蓁心中冷笑,但表面上仍保持着恭敬之态,“承蒙太后厚爱,臣妾不胜感激。”
接着,太后向苏蓁蓁招了招手,示意她走近一些,“你来哀家这。”
待苏蓁蓁走到跟前,太后轻声吩咐道,“竹息,去把哀家早已预备好的锦盒取来吧,赐予仪妃。”
“是”,竹息姑姑应声而去,不多时便手捧一只精致的檀木盒子回到殿内,并将其呈现在苏蓁蓁面前。
然后竹息姑姑轻轻揭开盖子,只见盒内躺着一支华美的赤金红玉石榴花簪。
“这赤金红玉石榴花簪,是哀家成为德嫔时,先帝赏得。”
“今日就将她赐给你,愿你能如这石榴花般多子多福。”太后缓缓说道,同时亲自从盒中将簪子取出,插入苏蓁蓁的发间。
“臣妾,谢太后赏赐!”苏蓁蓁再次叩头谢恩。
然而,太后此番赏赐并非仅仅出于对苏蓁蓁的喜爱,其中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用意。
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苏蓁蓁明白,这算是抚慰她之前遭遇的祸事,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敲打。
太后将簪子亲自簪在苏蓁蓁的发髻上之后,她微微抬头,目光如炬,迅速扫视了一遍殿内众人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