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历史同人)穿到北宋当权臣 > 第214章

第214章

山贼抢劫也是抢他们能打得过的,他们这边足足二十个身强体壮的持刀护卫,沿途的劫匪躲还来不及,没有不长眼的会主动撞上来。

赶路无趣,赵仲针看了一会儿就放下车帘。

秋天是忙碌的季节,有田的百姓在田里劳作,没有田的百姓靠手艺或者小生意过活,汴京到中牟的官道车马如流络绎不绝,大部分都是挑着担子或者推着小车的人,像他们这样一辆马车要二十个护卫的还真不多见。

赵仲针有些犹豫的问道,“小郎,我带的护卫是不是有点多?”

苏景殊点点头,“是有点多。”

可是多也没办法,出都出来了总不能再让人家回去。

大不了他们就当两个出门游玩的纨绔,京城的纨绔随行带十几二十个护卫打手再正常不过了,他们只是出的门远了点而已。

赵仲针想想宗室子弟平时出门的排场,再想想庞昱和那些纨绔子弟平时带的人,又觉得他们两个只带二十个护卫不太够。

纨绔就要有纨绔的样子,只带二十个人不够,要带就带两百个!

苏景殊:……

就是说,这入戏是不是太快了?

赵仲针短短入戏了一会儿,很快找到新话题,“小郎,你们家从蜀中来京城时雇了多少护卫?花的钱多吗?”

他这去个中牟都要带二十个护卫,从蜀中到京城那麽远肯定得带两百个吧?

苏景殊:???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我们来时跟着商队走的,我们将钱交给商队,商队会雇佣镖师来保护大家的安全。”苏景殊解释道,“直接雇护卫镖师太贵,民间出行大部分都是跟着商队走。”

他们运气好,路上没见着劫道的山贼土匪。

可能是找的商队名气大,商队找的镖局名气也大,来往的路上都提前打点过,黑白两道不敢轻易对这种名气大的商队镖局下手,所以才走的那麽安稳。

如果没有跟着商队独自上路的话,会不会遇到劫道的他也不清楚,但是根据他爹说的蜀中落草为寇的百姓那麽多的情况,大概率可能会被抢的连衣裳都不剩。

赵仲针小小的吸了口气,“这麽危险的吗?”

抢劫就抢劫,把银钱抢走就算了,抢衣裳算怎麽回事?

有辱斯文!

苏景殊靠在车厢上,想着路上时间长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用来讲故事。

《水浒传》发生在北宋末年,离他们现在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反正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拿来让温室里的花朵感受外界的风雨摧残再合适不过。

少年,听过林黛玉、啊不、听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吗?

八百里水泊梁山,江南的大规模起义,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还有他印象最深的黑店人肉包子。

从京城到中牟要走大半天,足够他把水浒传讲个七七八八。

赵仲针一脸懵逼的听着眼前人话题一转变成凶残可怕的民间出行注意事项,感觉听到的和他知道的完全是两个极端。

那些起义造反占山为王也就算了,民间竟然还有开黑店的截杀来往路人卖人肉馒头,官府就从来没有发现过吗?

还有那些吃了人肉馒头的人,他们是不是也都变成了人肉馒头?

呕!

太可怕了,世上怎麽会有这麽可怕的事情?

苏景殊喝口水润润嗓子,“殿下,我只是讲故事,故事里都是编的。”

赵仲针白着小脸问道,“所以民间真的有那麽多山头有贼寇?”

这下没法说是编的,“听说是有的,不过那些占山为王的都在南边,开封府附近没有。”

赵仲针缓缓心神靠在车厢上,不太相信刚才听到的都是编的。

编故事也要见过类似的事情才能编,要是真的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苏小郎也没法凭空想出来。

如果大宋的百姓过的都是那种朝不保夕出趟远门都可能被做成人肉馒头的日子,他大概知道为什麽会有百姓落草为寇不服朝廷的管束了。

连那些把人做成人肉包子的杀人狂魔都能逍遥法外,官府是干什麽吃的?平时只会欺压百姓吗?

过分!

苏景殊摸摸鼻子,感觉《水浒传》的效果有点太好,还是换个轻松点的比较适合赶路。

少年,你听过天生石猴大闹天宫的故事吗?

咱不听梁山泊的一百单八位魔君了,听唐玄奘西天取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