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些不必要的宫廷用度和官员的奢靡开销。苏锦还亲自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确保改革不会给百姓带来过重的负担。
在开源方面,萧逸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 发行国债。他向皇帝详细阐述了这一计划:“陛下,发行国债可以向民间募集资金,用于改革项目。待项目成功后,再连本带利归还百姓,如此既能解决当前的财政危机,又能让百姓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共享改革成果。” 皇帝听后,陷入了沉思。
与此同时,朝堂上关于改革的争论愈发激烈。支持改革的官员与反对者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支持改革的年轻官员慷慨陈词:“改革才刚刚初见成效,怎能因为一点财政困难就半途而废?邻国虎视眈眈,若不改革图强,国家如何在这乱世中立足?” 而反对者则冷嘲热讽:“说得轻巧,这钱从哪里来?难道要让百姓倾家荡产来支持你们的改革?”
萧逸尘和苏锦深知,要想让改革继续下去,不仅要解决财政问题,还要说服皇帝和朝堂上的官员。他们一方面积极筹备国债发行的各项事宜,制定详细的发行规则和使用计划;另一方面,苏锦凭借自己在宫廷中的人脉和影响力,联合那些支持改革的官员,向皇帝和其他大臣们阐述改革的长远意义和必要性。
在一次朝会上,苏锦站出来,目光坚定地说道:“各位大人,改革虽有困难,但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商业繁荣,百姓富足,国家实力增强,这些都是改革的成果。如今的财政危机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度过难关。发行国债不仅能解决资金问题,还能让百姓更加信任朝廷,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努力,皇帝终于被萧逸尘和苏锦的坚持和诚意所打动,同意了发行国债的计划。国债发行后,百姓们纷纷响应,踊跃购买。有了资金的支持,改革项目得以继续推进。
虽然解决了财政危机,但萧逸尘和苏锦明白,改革之路依然充满荆棘。朝堂上的反对声音虽然暂时被压制,但随时可能再次爆发。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完善改革措施,才能让国家真正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