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厥内忧外患,按照历史书上的惯例,这时就应该将国内矛盾转移至国外,顺便抢夺粮食财物过冬才是啊。
难道历史书上是假的?
顾辞也很怀疑,“父王,可收到其他州府的战报?”
“这得问江一鸣”,宣王摊手,“但他近日醉生梦死,谁也不搭理。”
唐昭挑眉。
宣王偷摸道,“前日是英德的忌日。”
唐昭表示理解。
在军营里待了一整天,唐昭已经差不多知道武威今年的大致收成了,待回府后,便让人准备银钱收粮。
二十日后,武威秋收结束,唐昭名下所有店铺暂停营业,员工佩戴上统一的收粮袖标,露出八颗牙齿的标准笑容迎接上门卖粮的百姓。
然而等了一天,一个上门卖粮的百姓都没有。
员工揉着笑僵的脸问,“掌柜的,我们要这么一直笑下去吗?”
掌柜的也很疑惑,用收小麦的价格收大豆和土豆,这样的好事怎么没有人来?
这不科学!
“再等等,可能农户家离的远,走来需要时间。”
员工抬头望着红彤彤的夕阳,继续等。
这一等,就等了三天。
“掌柜的,咱们还要再等下去吗?”
掌柜彻底懵了,连忙跑去护国将军府,遇上了跟他一样来的七八个掌柜。
“你家也没人去?”
“没有!你家呢?”
“一个都没有!”
掌柜们在前厅互相打听,才知自秋收后,竟无一家有百姓上门卖粮。
“不应该啊,今年大丰收,怎么反而没有卖粮的了。”
“不是没有”,宋生凉凉开口,“都去别家卖了!”
这三天宋生坐在门坎上,眼睁睁看着对面粮铺客似云来,气的睡不着觉。
“别家粮铺比我们家出价高?”
“做梦呢”,宋生揣着手继续道,“就是平常价,大豆和土豆都是三文钱一斤。”
这还是郡主带起来价格,加之官府监管,不允许商户压价,否则按照常理,两文一斤甚至三文两斤都是常见的。
后院里,唐昭也正因此事头疼。
“姑娘,老奴嘴皮子都说烂了,佃户与租户无论如何都不肯卖粮给咱们,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按市价买卖。”
唐昭一怔,抬眸看向宋开。
宋开叹了口气,“人心都是肉长的,姑娘想尽法子带大家伙过上好日子,百姓们怎能让您吃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