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在“5210部“的血红数字。
第一排的秃顶评委扶了扶眼镜——这个高二学生竟敢用当下最火爆的手机刚发布的最新款机型定价作换算单位!
“市面上一个好一点的插座要80块。”
李旭从裤兜掏出个缠着胶布的黑色方块。
“而我们用路由器核心模块改装的智能开关——“他故意停顿,背后PPT切出淘宝订单截图,“成本不到三十!”
台下响起笔尖折断的声音,开始传来窃窃私语的声音。
李旭快步走到评委席前,皮鞋尖几乎抵住桌沿,“传统方案还在用固定阈值预警,就像给每个电器套上铁笼子。”
他突然调出自家客厅监控视频,凌晨两点,电视待机红灯在黑暗中诡异地闪烁。
“我们开发的节能系统——”
李旭按下遥控器,视频突然加速播放,代表耗电量的红色波浪线被一道道蓝光斩断,“不需要什么人工智能,只要教会它认识电器们的呼吸节奏。”
大屏幕适时弹出五颜六色的波形图,那是他们用三十部二手手机录制的电器开关声纹。
有厂商代表开始往前探身。
李旭突然从讲台下拽出个纸箱,哗啦倒出二十个改装插座,“这些是我们制造的其中一批产品,大家放心,已经通过国家3C认证。”
他随手捡起一个插进墙边插座,大屏幕的实时监控地图上,代表锦川九中的光点突然开始脉动。
九中自然也是有老师参加的,看到这一幕兴奋的不住搓手手,拿出手机一顿拍,脑子里已经开始在构思回去以后的新闻稿要怎么写了。
李旭这孩子果然上道啊!
“实验数据?”
李旭忽然切换成雷军式苦笑,“我们买不起商用电表,就在每个志愿者家里装了智能插座。”
薛雪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太有趣了,明明是很豪横的给大家免费用……
但明显,李旭这样讲解更有高中生的味道,也更加亲民接地气。
大屏幕滚动播放QQ聊天截图,那些用“帮忙写寒假作业“换来的家庭用电数据,最终汇聚成一条陡峭的下降曲线。
23%的平均节电率,被他换算成“每学期省下的钱够买145杯避风塘奶茶。”
这个时代,避风塘很火。
看到这ppt,现场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纷纷露出了笑容。
当安全测试页面弹出时,李旭特意放慢语速:“我们给每个模块刷了老罗英语培训班的加密系统——”
他故意把“老罗”两个字咬得很重,台下几个年轻评委顿时会心一笑。
此时的老罗刚刚开始创业,这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才懂的梗。
“虽然比不上银行级防护,但防隔壁王叔蹭网足够了。”
最后一张PPT是手绘的漫画:扎马尾的女生正用省下的电费买《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对话框里写着“比省电更重要的是学会控制变量法”。
看到这一幕,现场绝大部分的学生群体顿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靠,太好笑了……
刘大山对旁边的年轻评委说:“这个成果展示还真是有趣啊。”
到这里,其他的参赛团队已经很直观地感受到了他们跟李旭的差距。
不仅仅是作品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展示环节的差距。
他们站上台说一句话要发抖三下,干巴巴的念ppt,机械式的演讲,甚至能把台下的评委观众们弄睡着。
而李旭从上台以后,第一句话起就是王炸。
没有一句废话,简短,却每一句话都有梗,紧跟热点,紧跟潮流!
从他说出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彻底将台下的听众们情绪给煽动起来了!
作品展示还没有结束。
随后的ppt,开始播放他们团队在实验室里的场景。
准备将房间打造成实验室,大家搬器材进来的时候,全身灰扑扑的,脸上却洋溢着充满希望的笑容。
某一个熬夜的晚上,雷饮冰趴在电脑前睡着了,泡面还在冒着热气。
薛雪在实验室里过了一次生日,大家为她送上祝福,她虔诚的双手合十默默许愿……
连续播放了七八张照片,全是他们一次次熬夜,一次次在实验室里挥洒青春的照片。
“接下来让我来介绍我们团队的成员……”
李旭挨个介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