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天色刚明,京城议事的大厅中肃穆宁静。
一脸病容的圣上靠在龙椅上,浑浊的眼睛盯着空气中的某处。宰相站出来,“圣上,成王败退,如今突厥已入侵,需尽快派人前去征战啊。”
另一位大臣率先反驳,“打仗?国库空虚,如何前去征战?连成王都败退了还有谁能前去,还不如先议和。”
“我朝岂能如此懦弱,难道除了成王还找不出一个能征善战的人吗?”
大臣们各执一词,原本寂静的朝堂此时变得热闹起来,圣上此时咳嗽一声,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圣上虚弱的声音也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众爱卿可有推荐的人选?”
宰相默默阖上眼睛,御史台站出来提议,“金家大将或可一用。”
也有其他的大臣反驳,“金家大将军年事已高,不宜征战。”
宰相幽幽开口,“老臣以为,礼王可以。”
“老礼王当初就是和突厥对战,出兵不利几乎被突厥全歼,虽然如今的礼王从小学武,但他实力如何我们并不知道,岂能将王朝的安危放到一个不知实力的人身上。”
众人点头,赞同他的观点,宰相理了理衣袍,“如今的礼王可以在去年的宫宴上替圣上挡了一箭,如果这还不够格,那谁还能担任呢?”
“宰相说得有理,我这也是担心会重蹈覆辙。”
众人再次各执一词,陷入僵持之中。圣上稍微提高了嗓音,“派礼王去,替父戴罪立功!”
圣上发话了,众人自然不再有争执。成王是圣上的独子,礼王是圣上的亲侄子,如今重用礼王,朝堂中的人嗅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来。
圣旨送到礼王府时,礼王正在园中钓鱼,姿态闲雅,听到下人禀告圣旨来时,将鱼竿一抛,负手前去正厅接旨。
传完旨的公公说了一番恭维的话,礼王让下人给了重重地赏钱。身边的谋士亲自送人出了门,回到书房后看自己的王爷还在后院擦剑。
“王爷似乎并不惊讶?”
礼王将布洗净重新擦剑,“意料之中的事情有何惊讶。”
“穆云泽一行人已经在去凉州的路上了,接过了圣旨,王爷打算何时启程?”
“东西早已经收拾好了,即刻出发。”礼王看着手中的剑,剑身映出他坚毅的眼眸,这把剑是当年父亲留下来的,父亲一向神勇,他绝对不信父亲会败给突厥还败得如此彻底,而今,他要提着这把剑去给父亲报仇,也要找到当年的真相!
冀州城内许城,天云楼这几日的生意并不好,因为有更多的流民涌入,行人们不太愿意出门来。小环撑着脑袋靠在柜台边,“这几日生意越来越不好了,你和雪冬有想想办法吗?”
街上随处可见的流民,打仗的消息也传遍了大江南北,如今人人都有些担心战火会不会烧到这边来,没有心情出来吃饭也是可以理解的。“还没有。”二丫摇了摇头。
小环也叹口气,“你如今在小院里要小心一行,一些流民饿得很了会进人院子偷东西。”
二丫了然,饭都吃不上了,自然会铤而走险,“你一个人生活,也得小心一些,贵重物品收好。”二丫也提醒小环当心一些,小环拍了拍手,“那你放心吧,我有的是力气呢!”
二丫一想到官府虽然开设了粥棚给流民发放粮食,但因为流民数量近日增多,已经有流民吃不上发放的粥了。只是不知道官府后面会不会增派粮食。
二丫中午回小院休息时,在小院门口的巷子处,看到几个孩子蜷缩一团,窝在墙角的地方。破旧的衣服空空地挂在身上,面黄肌瘦,双目空洞,见二丫前来习惯性地伸出一个破口的陶碗来。
二丫去买了些馒头,放到他们的碗中,几个孩子看见白面馒头双眼放光,像捕食的狼群一般一拥而上将几个馒头抢光。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男孩子将抢到的馒头分给自己身边更小的孩子们。
二丫提醒他们慢些吃,“官府在施粥,你们怎么不去拿?”
所有人都忙着吃馒头,那个男孩子下意识回答她,“我们的父母都不在了,官府的粥根本就轮不到我们。”
僧多粥少,只是可怜了这些无人庇护的孩子们。二丫想了想,天云楼也可以设立粥棚,希望可以多帮助一些人,至少让孩子们活下去。
“过几天,那座楼门口也会有粥棚,到时候你们记得去吃。”二丫拍了拍男孩的头。自从逃难的路上父母离开,已经很久没有人把他当个孩子看待了,二丫的动作让他想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