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架上的珐琅自鸣钟突然报时。晏菡茱望着苏氏鬓角银丝,想起大婚那日自己捧着《女诫》战战兢兢敬茶的模样。如今这沉甸甸的钥匙,倒比合卺酒更催人醉。
沈钧钰握着辣椒种子的手顿了顿。窗外飘来晏菡茱与丫鬟的说笑,混着金器碰撞的脆响。他忽然在奏折添了句:“恳请圣上允臣携内子赴西北督导春耕。”
墨迹未干,桑嬷嬷抱着锦盒进来:“世子夫人让送来的。”掀开盒盖,新炒的南瓜子混着椒香,“夫人说……”老嬷嬷学着晏菡茱的语调:“‘农书里该添条——御寒当食辣’。”
沈钧钰捻起粒瓜子,舌尖的灼热直烧到心口。
次日清晨。
马厩里雪花裹着草料翻飞。晏菡茱系紧狐裘兜帽:“真要去西北?”
“昨日八百里加急送的折子。”沈钧钰扶她上马车,“陛下朱批了四个字——伉俪同心。”他忽然扣住她手腕,“娘子怕冷?”
晏菡茱摸出个鎏金手炉:“备了十斤辣椒。”车帘落下时,她瞥见侯府匾额上的晨霜,“到了房陵县,第一件事便是煮锅羊肉汤……”
车轮碾过积雪的声音渐渐远去。苏氏站在角门处,忽然对桑嬷嬷笑道:“当年算命的说茱儿是凤凰命,我还不信。”她摩挲着腕间佛珠,“如今看来,倒是凤凰带着咱们侯府冲天呢。”
晏菡茱捧着鎏金礼单屈膝行礼,石榴裙摆在地面绽开莲花纹:“母亲这般厚爱,倒叫儿媳惶恐。”
苏氏笑着将人扶起,腕间翡翠镯子碰出清脆声响:“咱们侯府统共就五口人,不疼你们小两口疼谁?”转头吩咐袁嬷嬷:“把库房里那对掐丝珐琅瓶也添上,年轻人屋里该有些鲜亮摆设。”
日头西斜时,惊鸿苑的月洞门前热闹起来。八个粗使婆子抬着描金箱笼鱼贯而入,阳光在御赐的金锭上跳着碎光。沈钧钰从《水经注》里抬头,正见妻子提着裙裾跨过门槛,鬓边累丝金步摇晃成一片星河。
“母亲把私库钥匙都给我了。”晏菡茱将礼单铺在石桌上,指尖点着“东海明珠十斛“的字样,“世子可要挑些去书房把玩?”
沈钧钰执起她发间落下的海棠花瓣:“娘子留着打头面罢。我如今不赴诗会,倒省下不少买酒钱。”忽觉耳垂被人捏住,抬眼对上妻子促狭的笑靥。
“见者有份的道理都不懂?”晏菡茱从荷包里摸出枚金瓜子塞进他掌心,“前日你为查河道贪墨案险些坠马,这算汤药费。”
廊下传来白露的窃笑。沈钧钰摩挲着金瓜子纹路,忽然倾身在她耳边低语:“真要补偿,不如……”
“想都别想!”晏菡茱红着脸推开他,“柳大夫说了,腿伤未愈前不许……”后半句化作耳语,惊得枝头麻雀扑棱棱飞走。
沈钧钰望着妻子逃也似的背影,摇头轻笑。暮色渐浓时,他倚在库房门口看晏菡茱核对账册,烛火将她眉眼染成暖金色。”给永昌伯府的节礼……”
“按旧例便是。”晏菡茱将钥匙串缠在腕间,“倒是纪家表姐那边,烦请嬷嬷添二百两现银。”她想起前日收到的信,信纸边缘还沾着药渍——表姐又为抓安胎药典当了陪嫁簪子。
袁嬷嬷捧着礼单欲言又止。晏菡茱会意道:“母亲赠的私房钱另有用处,明日让庄头送二十车新炭去慈幼局。”她望向窗外圆月,“中秋该让孤儿们也吃上月饼。”
更漏声里,沈钧钰握着她执笔的手在礼单添上“辽东老参两支“。砚台映着交叠的身影,恍惚又是三年前初见——她也是这样执拗地往赈灾粮里添自己的胭脂钱。
“娘子可知当年为何求娶你?”他突然问。
晏菡茱笔尖顿了顿,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小朵梅花:“不是说因我擅抚《广陵散》?”
“那日你在慈恩寺布施,有个小乞丐偷了你的荷包。”沈钧钰笑着将她散落的鬓发别到耳后,“你追了三条街,最后却把荷包里的碎银都给了他。”月光淌过他眼底,“那时我便想,这般心软又执拗的姑娘……”
话未说完,窗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江蓠举着封信闯进来:“世子,房陵急报!余大人加固的城墙扛住了北狄第一波进攻!”
雕花窗棂透进的夕照里浮着细尘,白露捧着鎏金茶盘的手紧了紧:“少夫人就是心太善。”她将青花瓷盏重重搁在案几上,“芙蕖小姐哪是提醒?分明是等着看咱们笑话!”
晏菡茱捻着礼单上的泥金小楷,闻言轻笑:“我倒要谢她。”鎏金护甲划过“两万两黄金“的字样,“若不是她撺掇我买那玉米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