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咱们是避过一劫,可到底折了两个暗卫。“热气氤氲中,她望向窗外未化的残雪,“明日你将骟猪的法子写成章程,连那封信原样呈给陛下。“
沈钧钰点头应下。羊肉汤的香气里,他想起父亲临行前的叮嘱:京城这潭水,看着清亮,底下不知沉着多少暗礁。
翌日卯时三刻,沈钧钰揣着奏折候在乾元殿外。赢公公捧着朱漆托盘经过,见他立在廊下呵气暖手,不由驻足:“沈大人来得这样早?“
“劳烦公公通传。“沈钧钰从袖中取出火漆封口的奏本,“这是改良后的畜牧章程。“
赢公公瞥见奏折边角露出的梅纹暗笺,心下了然。前日陛下还念叨,说靖安侯世子如今越发沉稳,连潇湘阁的花魁官司都没沾身。
景仁帝正在批阅西境军报,闻言抬头:“让他进来。“展开奏折时,梅香混着墨香扑面而来。骟猪事项列得条理分明,最后附着的信笺却让他皱起眉头。
“传旨太仆寺,“景仁帝朱笔在奏折上画了个圈,“着沈卿协理畜牧改良事宜。“目光扫过跪在下首的年轻人,忽然想起去岁秋猎时,这小子一箭射穿两只灰兔,倒是继承了他老子的好箭法。
!沈钧钰退出殿门时,日头已爬上琉璃瓦。他摸着袖中御赐的羊脂玉扳指,想起出门前晏菡茱往他荷包里塞的松子糖。那糖用油纸包得方正,此刻正隔着衣料传来细微响动。
宫墙外的老梅开得正艳,他忽然想折几枝带回家。上回那个天青釉瓶,插红梅应当比白梅更相宜。
……
景仁帝颔首,搁下朱笔,唇角含笑。案头新呈的军报墨迹未干,南境又传捷报。再有一场硬仗,这盘棋便要尘埃落定。南唐残部正如秋后寒蝉,再难掀起风浪。
“宣沈世子。“帝王指尖轻叩檀木案几。
赢公公躬身退至殿外,见那袭竹青锦袍的青年已在廊下候了半盏茶功夫。“沈世子请。“老太监拂尘轻扫门槛,“陛下正等着您说劁猪的事儿呢。“
沈钧钰拱手道谢,跨过鎏金门槛时带起一阵松香。殿内龙涎香氤氲,他瞥见御案旁堆着三摞批红的折子,最上头那本还沾着南境特有的红土。
“微臣参见......“
“免了虚礼。“景仁帝放下折子起身,玄色龙纹常服掠过青玉砖,“你庄子上改良的劁猪之法,当真能使猪肉不腥?“
年轻世子呈上奏本,夹页间隐约露出半截火漆封笺。“回禀陛下,此法已试了三载。劁过的猪不仅膻味轻、长膘快,且温顺易养。“他余光扫过正在研墨的赢公公,“若能在各州设官猪寮教导百姓,不出三年,市井肉价可降三成。“
帝王修长手指翻动奏章,忽然触到夹层密信。抬眼时正撞上沈钧钰意味深长的目光,景仁帝眸光微动,转身佯装添灯,就着烛火拆开信笺。
赢公公捧着茶盏过来时,只见帝王的肩背陡然绷紧,羊皮纸在灯影里簌簌作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