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楼二楼,柳街的家宴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
赵怀陵不知多少次进来,向柳叶禀报消息。
听完了赵怀陵的禀报,柳叶笑了笑。
“他们也就这么点能耐了,没胆子把事情搞大,也没胆子彻底做绝,剩下就要看咱们的了。”
柳叶从来都不是忍气吞声的性子,他懒得用同样的阴谋手段去对付薛家,因为他知道打薛家哪个地方最疼。
最让薛家疼的,当然是酒楼行业被分割。
李渊喝的有点多,但是还能保持清醒。
他今天晚上来登科楼,除了参加家宴之外,更多的还是想为柳叶保驾护航。
既然没有麻烦了,他也该履行承诺,回宫去主持皇室的宫廷御宴。
老头子极其潇洒,带着老太太起身就走,连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一大家子人把老头老太太送到门外,再回来的时候,登科楼里的客人也走的七七八八。
柳叶安排王玄策把女眷和孩子先送回去,他和许敬宗则是等着收拾残局。
坐在后堂里,一杯茶还没喝完,薛万彻就带着浓浓的兴奋之色回来了。
“都解决了,薛道远的小子也就这点能耐,区区几十个地痞流氓而已,早知道就不带着家将了,哥哥我叫上王玄策,足够对付他们的!”
许敬宗笑呵呵的给薛万彻倒了一杯茶。
“那是因为我家大东家把功课都做在前头,才没有临场手忙脚乱。”
薛万彻嘿嘿一笑,跑到后边洗了手才回来喝茶。
“麻烦都解决了,你们还在等什么?”
柳叶把茶杯放下,抬头看着薛万彻身后。
“自然是等他!”
薛万彻纳闷回头看去,这才发现,魏征阴着一张老脸正站在他身后。
“让开!”
魏征毫不客气的开口将薛万彻赶走。
薛万彻缩了缩脖子,似乎有些害怕魏征。
他们之间也有着不小的渊源,因为想当初他们都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属官,尤其是魏征,几乎称得上李建成麾下第一人!
基本上自打薛万彻投降大唐以来,就一直归魏征管。
虽说现在他们一个武将,一个文臣分得清清楚楚,但御史台却依旧能管得了他。
就好像之前,魏征感觉登科楼会造成官员贪腐现象,以至于人人沉浸在享乐之中,特意修书一封参奏薛万彻。
如果没有柳叶让许敬宗他们写的那封奏疏,薛万彻是一点反抗的办法都没有。
老老实实的给魏征让座之后,薛万彻忍不住嘟囔了几声,来抒发心中的不满。
魏征懒得搭理他,面无表情的坐在柳叶对面,而后掏出一封奏疏放在桌子上。
正是之前,柳叶让许敬宗和赵怀陵写的那封,陈明茶叶益处的奏疏。
“老夫已经帮了你的大忙,现在你该说一说,这封奏书背后的门道!”
“这一次你别想糊弄老夫,我们御史台上下齐齐给你出面坐镇,同样担着巨大的风险,若是你不讲出个所以然来,老夫拼了名声不要,也必将你登科楼搞垮!”
这封奏疏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皇帝和宰相们清楚茶叶的价值。
站在他们的角度看来,用茶叶来解决冬日里蔬菜不足的问题,能够增强百姓们的体质,从而提高大唐的生产力。
往大了说,茶叶就成了能够提高国力的宝贝!
除此之外。
柳叶在奏疏上还加了一些关于高档消费的门道。
其中不乏经济循环、供给配比之类的经济学原理,主要目的当然是反驳魏征那种,认为登科楼的高消费会腐坏人心的论调。
可这些原理,恰恰搔到了魏征的痒处。
明明和他以往的认知截然相反,但看起来却是那么的有道理!
这不仅关乎到魏征日后的谏言根本,甚至关系到未来的国策。
谁都知道,他魏征资历够老,地位够高,而且一颗赤心全为老百姓考虑。
之所以还没有成为宰相,那是因为御史台离不开他。
如今孙伏伽也能够独当一面,双料状元郎的资本,足以支撑其御史台。
那么也就代表着,魏征极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进入三省,成为主导大唐帝国的宰相之一。
为此,魏征甚至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面对他的问题,柳叶却是拿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