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氏夫人脸色大变,恼怒道:“你敢诅咒吾女。”
沈樱笑着饮下盏中茶水:“是否诅咒,夫人会知道的。”
话音甫落,却见送亲的侍女跌跌撞撞跑进宴会厅,“扑通”一声跪在萧氏夫人跟前,眼泪糊了一脸,悲痛欲绝:“夫人,出大事了。”
萧夫人心脏猛然一缩。
萧少夫人扶住她,厉声责问:“何事?”
侍女抽抽噎噎道:“方才四姑娘的鸾轿到了朝阳殿,由册封使等人扶着进去,预备行礼,接受教导,却发现陛下并不在朝阳殿中。”
“太后娘娘的宫人找了好大一圈,却一无所获,如今四姑娘被留在朝阳殿中苦等,不知如何是好。”
“夫人,您要给姑娘想想办法啊。”
萧夫人的脑袋轰隆隆响起来。
册封礼。
陛下不在。
留在朝阳殿中苦等。
这几个词,不停地在她脑海中转,转得她头昏脑涨,几欲呕吐。
她的女儿被抬入宫中,却在册封礼当日被抛弃,该为她行册封礼,与她行敦伦之礼的皇帝,不见踪迹。
萧夫人长长的护甲掐着掌心,生生将怒火忍了下来,维护着仅剩的体面:“皇家之事,不容我们插手,太后娘娘坐镇宫中,自然万事顺遂。”
“切莫如此不稳重,惹得外人笑话。”她轻轻斥了一句,“行了,退下吧。”
沈樱讥讽一笑。
萧夫人的目光顿时转向沈樱,咬着牙质问:“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沈樱眨了眨眼,向后躲在谢夫人身后,抿紧唇,可怜巴巴,一言不发。
谢夫人冷笑一声,冷冷淡淡斥责一句:“萧夫人,您糊涂了。”
萧夫人脚步一收,咬了咬牙,没有说话。
只一双淬了冰的眼睛,死死盯着沈樱。
第35章 豫州刺史,谢渡
崔夫人幸灾乐祸地讽刺:“萧夫人平白无故找沈姑娘的麻烦, 是因自家姑娘没福分,嫉恨人家吗?”
萧夫人脸上泛起怒气:“你!”
崔夫人笑吟吟道:“好了,我知道你们萧家与沈姑娘是新仇旧怨。你针对她, 想来是为了她瞧不上儿子的缘故, 并不是为了女儿。
萧夫人脸色大变,下意识看向谢夫人,笨口拙言解释:“夫人, 我并无此意……”
她心慌不已, 语无伦次:“我家的确向沈姑娘提过亲, 但那是过去的事情了啊。”
甚至慌不择路看向沈樱:“沈姑娘知道, 我们两家的婚约, 短短几日便商议解除,萧家对沈姑娘绝无觊觎之心。”
沈樱弯唇,与她对视,眉眼间蕴着笑意,却不言语。
落在对方眼中, 宛如报复。
谢夫人轻轻搁下茶盏:“萧家的事,不必向我解释。”她目光沉稳平静:“萧夫人, 过去的事情,我们谢家从不在意。”
言外之意, 纵然她生气, 也只为今日之事。
萧夫人不敢放肆, 咬紧牙关, 向谢夫人道歉:“夫人恕罪,是我一时情急。”
谢夫人姿态端庄, 瞥她一眼,淡淡道:“你冒犯的, 并非是我。”
萧夫人一怔,目光落在沈樱身上,怎么也张不开嘴,向这位被她数次羞辱的寒门庶族之女道歉。
沈樱莞尔,在谢夫人身侧坐下,端起茶盏,并不主动说话。
萧夫人心底甚为后悔,却不得不低头,忍着羞耻:“阿樱,舅母一时情急,冒犯了你,望你原谅我无心之失。”
沈樱极是体面,将她扶起来,温声:“萧夫人客气,您也是爱女心切,我并没有放在心上。”
若当真没有放在心上,又为何要等到她这道歉的礼行完,才弯腰扶人呢?
而且,萧夫人自称舅母,沈樱却只呼其“萧夫人”。
生疏冷淡,可见一般。
四周妇人们相视一笑,心底各有打算。
有人笑了笑,打圆场道:“大喜的日子,别为了一点小事争执。”
沈樱道:“正是这个理。”
“大喜的日子”这五个字,却格外刺耳。
找不到陛下的踪迹,今日是喜是忧,尤未可知。
再找不着人,便要错过吉时。
不知宫中会如何处理。
好在,赶在吉时结束前,宫中终于传来消息。
小黄门弯腰回话:“萧夫人,贵妃的册封礼已行过,金册金宝亦赐到贵妃娘娘手中,太后娘娘对贵妃娘娘极是满意,又特赐了封号,怀瑾握瑜的瑜字。”
萧夫人狠狠松了一口气,再不敢不满,亦或有任何讲究。
压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