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山河聘 > 分卷阅读112

分卷阅读112

容那些流民,若闹出了事,我是不敢为殿下担责的。”

宋庆没说话,不肯松口。

说来说去,都只有四个字,“找错人了”。

谢渡又笑了声,缓声道:“我今日前来,还有一事想要询问殿下。”

宋庆抬眼,不语。

谢渡也不在意,淡淡问:“我想与殿下探讨一下,屯民二字,所谓何意?”

宋庆脑瓜子嗡嗡作响。

闭了闭眼,终于道:“谢使君,城外的流民,我会负责。”

谢渡起身:“如此,臣便能安心上任了,多谢殿□□恤。”

他看向沈樱,“我们走吧。”

沈樱跟着起身,二人相携离去。

身后,宋庆阴恻恻道:“恕不远送。”

方走出三五十步,谢渡拉着沈樱,倏然停住,望路边避了避。

道路对面,一年轻美貌的女子拎着裙子奔跑过来,衣衫不甚整齐端庄。

谢渡垂眸,盯着地上的一棵草,等那女子过去。

那女子看都未看二人一眼,奔到宋庆跟前,径直坐到他腿上,娇滴滴问:“殿下,客人呢?”

宋庆冷冷道:“没有客人,回你院子里去。”

谢渡与沈樱对视一眼。

原来,汝南王这纨绔荒唐的名声,是这样来的。

一是,凡涉及军政,便一推干净。

二是,会客时仍搂着娇妾。

而做的好事,得的美名,全都推到了皇考淑妃头上,好像是若非其母妃逼迫,他是不肯做的。

不了解他的人,见此定会以为,他就是那样无用的纨绔子弟。

从汝南郡离开时,汝南王府的人已经开了城门,准备安置流民。

杜知维功成身退,从流民中离开。

启* 程前往襄城郡的马车上,李明辉忧心忡忡:“这一遭,我们解了流民之困,却让汝南王得了美名,会否让他这样的人得了民心……”

谢渡闻言,哑然失笑,摇了摇头:“自然没那样简单。”

他道:“我已将汝南郡见闻写了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往京都,大约明日便会呈上御案,被陛下和太后所见。我无权处置汝南王,唯有陛下和太后可以。”

他的奏折,写的客观。

只细细叙述了所见所闻,未做任何评价,甚至对汝南王还有些赞扬的倾向。

宋妄是个傻子,大约会觉得这个皇叔善良可靠。

谢太后却疑心深重,定会以为汝南王故意邀买人心,有不臣之心,说不定还会以为,连谢渡都有与他勾结都嫌疑。

她现在奈何不了谢渡,然而凭她的地位和本事,对付一个汝南王,轻而易举。

沈樱打了个呵欠:“就算陛下和太后没有动作,也没关系。经此一事,汝南王已经全然废了。”

汝南王府称不上富贵滔天。

供养一万流民,不出一个月,便会山穷水尽。

届时,房屋田舍都用来安置流民,商铺税银不够流民吃的。

汝南王府一无所有,还能成什么气候?

只怕想要维持如今的富贵生活,都是件难事。

李明辉击掌赞叹:“果真还是二位思虑周全。”

不论如何,宋庆都为他欺压愚弄百姓的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一行人又走过襄城郡,便到了河南郡。

豫州刺史府,便位于河南郡洛阳城。

再一次到洛阳城前时,恰是六月初一。

这一次,一行人径直穿过城门,进了洛阳城,直奔刺史府而去。

豫州刺史府位于洛阳城东,前为刺史衙门,后为刺史居所。

衙门当中的诸多官员,早已等候多日。

按照圣旨所言,四月中旬,新任刺史便该走马上任。

但今日已是六月初一,仍不见新刺史的身影。

众人却都不敢说什么,只能暗自嘀咕。

新刺史到底出身尊贵,谢家嫡长子,太后之侄,天子表兄。

哪怕是上任这样的大事,也敢推托延后,丝毫不怕天家怪罪。

豫州别驾从事姓刘,单名巡,在这个位置上已逾十年,如今暂且掌事。

午时,刘巡便对当值的官吏们道:“今日刺史大人应当也不会来了,你们先回去休息吧,等大人上任,可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话音刚落,门外一名小吏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大声道:“刘大人,门外……门外……”

刘巡温和道:“慢些说,发生了何事?”

小吏道:“门外有一人,自称谢刺史,让刘大人、江大人、郑大人一同去见他。”

刘巡脸色微微一变:“谢刺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