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山河聘 > 分卷阅读122

分卷阅读122

奇怪的。

许益没说话,眼看还是不太服气。

沈樱指向校场:“比如说,豫州军骑兵与步兵采用同一种训练方法,许将军觉得合适吗?”

“骑兵靠的是马,步兵靠的是武器,可现在豫州军的训练却均以武器为主,若长此以往,豫州骑兵还有何战力?”

许益一顿,也知道这是个极大的缺陷,挣扎道:“这是因为豫州骑兵只有五百,没必要……”

“怎么没必要?”沈樱蹙眉,“战场上骑兵必不可少,传信侦察,侧翼包抄,如此等等,都离不开骑兵。有时候,五百骑兵能起到的作用,可不比五千步兵差。”

“再者说,豫州骑兵仅有五百,是远少于建制的,难道许将军不打算增加吗?”

“若仅仅满足于如今的样子,倒是我高看了许将军。”

许益心知她言之有理,心下已是服气,却无奈叹息道:“无马无钱,怎么增加?”

谢渡轻轻咳嗽一声。

许益一顿,连忙道:“下官失言。”

谢渡淡淡道:“如今我做豫州刺史,自然不会短了豫州军的钱粮。”

又看向沈樱:“既然许将军不想听,你也省得辛苦,我们回去吧。”

沈樱颔首。

许益连忙挽留道:“夫人留步。”

他低头,有些谦卑的意思:“夫人娴熟军务,下官佩服,还请夫人指教,下官必洗耳恭听,不敢有所分心。”

沈樱回眸,倒也没有为难他,淡淡道:“今日天色已晚,待我回去将今日所见所感写下,遣人拿给将军。”

许益道:“多谢夫人。”

沈樱转过身,与谢渡并肩离开。

又过三日,沈樱让人往许益府上送了一封厚厚的信,随后便没再关注此事。

只是听说,许益大肆整顿军务,豫州军改革良多。

她却没在意,而是着眼于别的事情。

——京城中传来圣旨,司天台测出今岁京都大寒,将有百年难遇之大雪,太后及天子决定携后妃宗室,前往东都洛阳城避寒。敕命豫州刺史、河南郡守、洛阳府尹于洛阳城建造行宫,以待圣驾。

圣旨到达豫州刺史府时,沈樱的脸色格外难看,忍不住怒道:“天大寒,乃是灾祸,不思民生,不念百姓疾苦,只想着避寒,甚至还要花费民脂民膏建造行宫,这样的朝廷、这样的皇室,当真荒谬!”

谢渡思忖片刻:“或许,京都大寒也非实话。”

沈樱眉目一凝:“你是说,太后是故意要来洛阳的。”

谢渡略一颔首:“对,只要他们找个理由到洛阳来,就能逼迫我修建行宫,劳民伤财,如此一来,我在豫州定是做不出任何政绩的。”

“我这个姑母,手段还是如此阴狠。”

沈樱蹙眉。

谢渡伸手抚平她的眉心,安慰道:“不必忧心,总归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总得想个法子,让谢太后打消这个念头。

刺史府议事时,诸郡县长官虽言辞不如沈樱锋利,但大都是这个意思。

陈郡刺史道:“如今豫州在大人的带领下,商贸繁华,欣欣向荣,百业俱兴,过了今年冬天,恐怕如今的好局面,将荡然无存。”

接驾没什么大不了的,修建一座普通的行宫也不算什么。

但如今圣驾是要在洛阳过冬,那这行宫几乎是要按照京都宫殿的模样去修建,所需耗费便不止一丝半点。

若是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耽误了今年秋收,那豫州府如今的局面,必然是维持不住的。

百姓们能顺利活下来都是件难事,何况其他。

谢渡道:“此事牵扯到皇室安危,我们做臣子的不好上表劝诫,但若要我拿出豫州全部人力物力去修建行宫,我也是万万不肯的,诸位可有什么好法子?”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言语。

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谢渡叹口气:“此事着实难办,诸位回去好好想想,谁若能想出办法来,本官必有重赏。”

第67章 是最好最好的人

半晌, 崔嘉禾抬眸,似笑非笑道:“以刺史大人与太后娘娘的关系,若是劝诫一二, 说不得娘娘便打消主意了。”

谢渡淡淡瞥他一眼, 没理会他,只问向沉默不语的庾巍:“庾大人乃河南郡守,掌管洛阳城数年, 可有什么好法子?”

被视而不见, 崔嘉禾一时间颇为尴尬。

然而, 其他人也都没有给他解围的意思。

他这个话, 说的实在愚蠢, 愚蠢到不像他平日的为人。

庾巍心下叹息一声,表面恭恭敬敬道:“谢大人,恕下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