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福农见姜臻态度如此坚决,无奈:“那你稍等一下,我姑正在屋里劝奶奶呢,要是能劝好,咱们都不用为难。”
姜臻给他个台阶:“那就等会儿吧,也算是给亲戚面子了。”
钱福农连忙道谢,闲聊了一会,打趣起来:“连城也是,娶媳妇都不跟家里说一声,你们这趟住多久,要不要补个酒席呢?酒席钱表哥出了。”
顾连城解围:“姜臻不喜欢那些虚礼。”
姜臻接口道:“虽然不喜欢虚礼,但你要把那心意折算成钱,倒也可以呀。”
钱福农尴尬的笑了笑。
顾连城反过来打趣他:“表哥,你可千万别客套,你所有的客套,她都当真呢。”
……
一门之隔,钱松兰正在劝姑婆:“妈,家里又不是没房子,我哥虽然不在了,但是福农孝顺,你可以跟他住,也可以跟我住,再不然就自己住,我们隔三差五过去看你,不挺好的吗?”
姑婆却不领情,固执的说:“你一个嫁出去的闺女,还想管你妈?赶紧走!你要是真孝顺,把姜臻劝走比什么都强,别在这烦我。”
说真的,若不是亲妈,钱松兰真忍不了。
她赌气道:“那我不管了。”
嘴上虽这么说,可开门出来,看到侄子没把姜臻劝走,又心疼起亲妈来,都那么大年纪了,还要被个小辈逼到这份上,想想心酸的很。
钱松兰忍不住警告姜臻:“我妈是任性,但是姜臻,你真要给我妈气死了,我肯定打官司让你偿命。”
姜臻也警告她:“她要是被气死,肯定是她自己的原因,搞不好背着你们,做了不能说的事。”
钱松兰不信:“她一个七十岁的老太太,能有啥事啊?姜臻,你别危言耸听,我拦不住你来舅舅家,但我妈要是受了委屈,我跟你没完。”
姜臻点头:“你这态度我不喜欢,请你记住,今后有事别求到我家门口。”
钱松兰嘀咕,她能有啥事求到姜臻呀,不可能。
……
姜臻进家门了,姑婆板着脸,一副看仇人的模样,外公和蔼,带姜臻和孩子们看今晚住的房间。
参观的时候,姜臻忍不住和顾连城感慨:“你们家是大户呀。”
顾连城想想后面的发展,解放前的大户又怎么样,很快都一样了,他只希望这几年和哥哥姐姐努力建功立业,保全家人。
姜臻还挺会哄人的:“外公,我跟顾连城结婚一年多,早就该过来看看您了,但樊城那边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不过这次能住二十天,我们好好陪陪您。”
外公很高兴:“来一趟不容易,多住些日子好,我找了隔壁的邻居过来帮工做饭,你们就放心住着。”
姜臻道:“不用,你的四个重孙辈,很多拿手菜,说好每天都做一样,让你品尝呢。”
姑婆已经听不下去了:“我可能,吃不惯你们做的饭。”
姜臻:“那好办,姑婆单独吃帮工做的饭,外公吃我们做的饭,这样请帮工的钱不白花了。”
姑婆眼睛一翻,捂着心口:“不舒服,我先回房间睡觉去了。”
外公这次可没惯着,和姜臻说:“你姑婆就这样的人,别在意。”
……
一大早的,桌上两份早饭,一份稀饭馒头加酱菜,旁边是水饺肉包豆浆,姜臻说:“姑婆,你说吃不惯,隔壁邻居在家熬好了稀饭,真得谢谢人家。”
姑婆:……那大白菜猪肉的饺子,闻着好香,有饺子谁愿意吃馒头,姜臻就是来气她的。
她实在挑不出姜臻错处,只好拿孩子们说事:“顾连城娶了你,你让孩子们做饭,娶你有什么用呢?”
姜臻布置好餐具,抬头笑笑:“姑婆,我的用处比洗衣做饭大多了,不信你问顾连城。”
顾连城脸上一红:“饺子都快凉了,吃饭。”
外公拿出自己珍藏的醋,倒在一个个小碟子里:“这个醋啊,是别人送我的,我一直舍不得吃,今天碰上这么好的饺子,拿出来大家尝尝。”
姑婆把碟子递过去:“我也尝几个,什么样的饺子呀,能配得上这么好的醋?”
姜臻示意姜兆分几个过去,姑婆对姜臻一肚子不满,却被饺子惊艳了。
“我的天,这饺子是你们四个谁做的,这么好吃,等会多做一点,我拿去给亲戚朋友们送点。”
姜臻无语:“姑婆,你有点分寸,四个孩子没义务给别人做饭,我能使唤他们,你不能。”
姑婆气得摔了筷子:“你们看看,我被她气死的话一点都不假。”
没人接她的茬,姑婆赌气不想吃,可那饺子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