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调不听宣,嚣张跋扈惯了,哪怕皇帝的圣旨也有阳奉阴违的,更别说只是一个巡抚的调令。
朱辰钰想着得邀上武当山的师兄弟,再带上众位侠士们,如此也好方便行事。秦良玉自然是应允,毕竟这些江湖人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留下也只能做些侦探的事情。有些大材小用。不如将众人给朱辰钰做个策应。
三日后,一行数十人已然来至保宁城下,朱辰钰行事颇为谨慎,在情况未明的时候,唯一可信任的只有自己。因此,来到保宁城就先派人进城查看情况,茶楼酒肆,街道集市上查探消息。
这才知道保宁知府李同之驻守,这人还行,对明王朝有忠心。
当下便以传令官身份进见,李同之接到军令后觉得只是前去观礼,倒也无妨,便欣然答应了,应允十日内便到重庆聚集。
接下来是广元,剑门,永州,叙州等地先后接了军令,答应前往观礼。
朱辰钰每到一处,便搜集各地驻军,民生等消息,逐渐对四川各地防守形势有了初步了解。各地官军,山寨,甚至匪盗的分布都探查了一番。
从农民种的田里看收成情况,从街市的繁荣程度看经济情况,从行人的衣着看人民的贫富差距,从山寨势力的分布看内部矛盾的大致方向。从山川地理的形势,分析各个城池的战略价值,防守要点……凡是涉及军事和民生的所有细节都不放过。
出人意料的是,各地州府守将,知州,知府等官员,都没有为难朱辰钰的使团,听说四川的东大门安然无恙,全仗着秦良玉的一场大捷,匪首张献忠战死的消息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又听说此次是举行一次阅兵仪式,都是皆大欢喜的局面,自然抵触就少了好些,纷纷接了请柬,按期赴会。
喜欢穿越大明做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