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皇帝这个名号听起来霸气侧漏,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辛苦活儿!
脑子有病才愿意当皇帝!朱辰钰的口头禅就是这一句。
女帝登基第一件事,先把洛阳皇宫建起来!如此伟大的帝国,那一定要有一个与之相配的皇家宫殿啊!
朱辰钰这几天一直在头疼这个事情,如果按照古法建造,雕梁画栋,都是传统工艺手工打造,那估计得几十年才能建成,而且,造出来宫殿要空调没空调,要电灯没电灯,这绝对不行啊,都当了皇帝了,那还能过那种苦日子?
于是乎,一项前无古人的皇城规划设计就摆上了桌面,朱辰钰要建造一种既符合传统美学,又兼顾科技狠活儿的帝国首府!
优势是朱辰钰是皇帝,一声令下,就有人鞍前马后,万死不辞的去执行,征地拆迁都不叫事儿,洛阳想怎么建就怎么建。物料,人力都尽力向朱辰钰倾斜!
劣势,科技水平还不够发达,没有伟大的设计师,物料人力再怎么倾斜,也难以满足朱辰钰的构想。
以当前的水平,朱辰钰要求帝都洛阳至少要有五个层次。核心区是皇宫,举行盛大典礼和中央官员办公之所,第二层是皇室居住区,朱辰钰破天荒的提出寝殿分离,一改历朝历代前殿后寝的格局。
第三层,就是商业区,一切商业经济活动都集中的地方,也是各种社会服务之所,这一层用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四层,居民区,帝都居民核心安置区域。
第五层,学院区,建立科研院所,国立大学的地方。
洛阳没有重工业,这是朱辰钰早就规划好的。此时的洛阳,占地面积并不大,按照朱辰钰的规划,建成之后,洛阳城足足扩大了十倍!
新的帝国首都没有城墙之类冷兵器时代才有的设施,取而代之的是五条环城高速公路,三纵两横五条铁路穿过,这样的格局放到21世纪都是一项巨大的基建工程!
朱辰钰的规划方案拿到大朝会上一讨论,文武大臣一片哗然。
“此事万万不可!陛下!这工程量太大了,劳民伤财啊!”
“陛下,您的想法真的是震铄古今,微臣等佩服的五体投地,但这……民生初定,就开工如此巨大的工程,恐怕不妥吧,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啊!”
……
一个赞同的都没有!朱辰钰这脸就耷拉下来了。脸色发白,一双如深潭般难以勘透的眼眸闪耀着危险的光芒。
大臣们立刻闭嘴,整理衣衫,庄严肃立,站军姿一样挺拔,金殿之上落针可闻!
钰皇的威严可不一般,别看她是个二十出头的少妇,小小的一只。就连五大三粗,身高八尺的彪形大汉在她面前都如履薄冰。
“诸位臣工不必再议了,此事吾意已决,不会更改,此番是告知尔等一声,着工部,户部拟订个章程出来!”
“此城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尔等不能通晓其中的利害,只须奉旨办事。百姓的日子要过,这城,朕也要修!”
大朝会在金陵的紫禁城每隔两日举行一次,着实把大臣们累的够呛,新皇即位,政务太勤,朱辰钰就像一台疯狂运转的大功率发动机,每天忙的脚不着地。
朱常淓禅位后,朱辰钰就把朱常淓和朱聿建留在了京师。两个王爷都没回属地,留下来帮助朱辰钰处理国家大事!
这在大明帝国根本就是违反祖制的!但是朱辰钰登基后,把太祖留下来的许多规矩都改了!因为她足够强大,能震慑住所有亲王。
潞王朱常淓和唐王朱聿建被重新册封为“一字并肩王”,把鲁王朱以海等原来的一字王全改成了二字王!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唐王和潞王拥有和女皇几乎相当的权力,他俩保留一字王称号,本身就是地位抬升了,也说明亲王的含金量大大增加。一反常态!
而实际上,朱辰钰只是找俩打工的!皇帝她得当,但皇帝的活计得由俩王爷干。本来打算退位后享清福的潞王对此感到十分绝望和无奈!
皇帝的帽子他甩了,但他一点儿都不轻松,朱辰钰仍然叫他和朱聿建轮流担纲摄政王!
这可不像满清的摄政王多尔衮那样一手遮天,权力是有,但受到严密监控,只允许帮助朱辰钰处理政务,但不允许他俩替皇帝做主。
便是如此,唐王朱聿建也非常高兴,虽然他没登上皇位,但这待遇跟皇帝差不了多少。他可以代替女皇处理政务!
但是涉及到科技的东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