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前线的满清大军开始有些按捺不住了,摩拳擦掌准备与大明军队较量一番,试试新武器的威力。
正面的这场决战是无法避免的,这一战事关大清国与南明的宿命。
清营绵延十里不绝,看起来对方打算利用大军团作战方式,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然而,这样的想法已经不适合实际了,明军换装新式步枪后,开发了新的战争模式,不再重视大军团冲锋,而是分散到小队,十到二十人为一个小队,使用精确计时器,按照时间节点推进任务进度。
这样的作战方式比较接近现代战争模式,使得整个军队的进攻和撤退更加灵活,充分发挥热武器的强大攻击力。
对于攻城,明军改革的幅度更大,由于大量装备新式大炮,迫击炮等,用士兵强推的模式完全取消了,只要遇到啃不下的城防,明军就上大炮,千炮齐鸣,基本上两轮炮击,什么城池都得跪,连第三轮都坚持不到。
只经历过凤阳炮战的清军后知后觉,还没有发现明军的军事改革会带来什么样的局面。思维仍旧停留在以前。其实,只要再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就能发现情况不妙。
但是,朱辰钰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不会给清军留下反应时间。
兵车吐着黑烟,载着数以万计的大明步兵快速驶向北方前线,前面是一眼看不到头的枪骑兵,在运河两岸,大批明军精锐护送着炮兵营从水路沿河北上,漕运船上黑布遮盖着数千门新式大炮,还有大量的炮弹,地雷,水雷等军火。
接近淮河南岸的防线时,之前留守的驻军迅速跟朱辰钰会师,并且带来了一个人。
喜欢穿越大明做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