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 第169章 荆南大治以及来自江东的书信

第169章 荆南大治以及来自江东的书信

建安十三年很快过去了。本文免费搜索:小说魂 xiaoshuohun.com

建安十四年,荆南大地,在刘封的治理下焕发着蓬勃生机。

江陵城作为治所,热闹非凡。

街边商铺林立,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谈笑声此起彼伏。

刘封的府邸内,书房中灯火通明。

刘封身着一袭朴素的青衫,眉头微蹙,正专注地看着桌上的炼钢工艺改良图纸。

一旁的徐庶,目光深邃,不时在图纸上指指点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周不疑则站在窗边,双手抱胸,眼神中透着聪慧与锐利,思索着新的改进方向。

“先生,你看这炉体的材质,若再加入些石英砂,是否能提高其耐高温的性能?”

刘封抬起头,目光中带着询问。

徐庶微微颔首:“少将军所言有理,石英砂或许能增强炉体的耐火性。

只是这比例还需仔细斟酌,以免影响炉体的坚固程度。”

周不疑转过身,走上前来,眼中闪烁着光芒:

“不仅如此,鼓风的频率也可再做调整,或许能让铁水中的杂质氧化得更充分。”

刘封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二位所言极是,那就按此方向再做尝试。

这炼钢之法关乎我荆南的兵器锻造,万万不可懈怠。”

三人正讨论间,一名侍卫匆匆走进书房,单膝跪地:

“将军,廖大人求见,说是农田之事有重要情况汇报。”

刘封微微皱眉,心中暗道:

“这廖立此时前来,定是有紧急之事。”

他挥了挥手:

“让他进来吧。”

片刻后,农官廖立匆匆走进书房。

自从廖立跟随刘封从武陵返回江陵之后,便被刘封授予农官。

刘封此举便是要看看名士廖立能否胜任一些基础的工作。

毕竟如今刘封手下急缺能够处理基本事务的官吏。

虽然农官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但廖立工作也算尽心。

只见他脸上带着兴奋与激动:

“将军,大喜啊!今年采用曲辕犁耕种,又推广了玉米和番薯,这粮产量比往年竟多出了三成有余!”

刘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他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好!这曲辕犁和新作物果然效果显着。

百姓们能吃饱饭,我这心里也就踏实了。

这也少不了廖先生的辛苦。”

廖立闻言微微颔首。

近来廖立确实没少在农事上下功夫,原本的武陵名士如今也成了合格的官吏。

徐庶也微笑着点头:

“少将军重视农业,推行良策,实乃荆南百姓之福。

有了充足的粮食,我们的根基也就更加稳固了。”

周不疑眼中闪过一丝骄傲:

“如今我荆南,兵强粮足,在这乱世之中,也有了与各方势力一争高下的底气。”

刘封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灯火辉煌的江陵城,心中感慨万千。

想当初,刚接手荆南四郡时,这里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如今,在众人的努力下,已是一片繁荣景象。

“这一切不过是个开始,前方的路还长。

曹操虎视眈眈,江东野心勃勃,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刘封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徐庶、周不疑以及一旁的廖立。

徐庶微微颔首:

“将军所言极是,我们还需继续壮大自身实力,做好应对各方挑战的准备。”

周不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管他曹操、孙权,我荆南有将军坐镇,定能逢凶化吉,闯出一片天地!”

刘封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忖:

“如今虽有成效,但仍需不断进取。

炼钢、农业、军事,每一项都不能放松。

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

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走进书房,单膝跪地,呈上一封信笺:

“将军,这是来自江东的书信。”

刘封一愣,接过书信展开。

只见上面写到:

“刘封贤弟足下:

久闻贤弟之名,如雷贯耳,今日修书,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