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他说了句人话。
徐妙容缓缓吐出一口气,总算可以不做题了。
“这世上,叶子最小的植物,是不是苍苔?”
“不是。”
“不是?”
朱橚的身子摇摇欲坠,他的脸更白了,哆哆嗦嗦放下手中纸笔,强撑着问了一句:“是什么?”
“我不告诉你。”
徐妙容并非想戏弄他,她是真的,不想再继续下去了。她算是看出来了,鸡生蛋,蛋生鸡,问来问去,没完没了了。
她不回答,朱橚却像是受了莫大的打击一样,紧紧捏着拳头。他咳了一声,沉默了许久,方道:“若是我肯拜你为师呢,你愿意……告诉我吗?”
卧槽!
徐妙容感觉,雷劈她了。他们不是仇人吗,为什么要拜她为师,为什么是朱橚,要拜她为师?为什么为什么?她这会,脑子里有一串为什么。
朱楹也呆住了,他明显惊了一跳,下意识地,看向了朱棣。
朱棣这会儿脑子是懵的,他是让弟弟道歉来着,弟弟怎么就拜师了?
朱济熿两口子也懵了。不是快要打起来了吗,怎么五叔突然纳头就拜?
为什么为什么?
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一连串的为什么。
最终还是朱棣先反应过来,斥了一句:“你胡闹!”
而后,他板着脸,教训弟弟:“你个当叔子的,要拜弟媳妇当老师,传出去,外头人怕是要笑掉大牙。”
“三人行必有我师,为什么要笑?”
朱橚沧桑的脸上此时写满了倔强,他说:“孔老夫子都不笑,别人还敢笑?”
孔老夫子。你个从小逃学被老爹的鞋底子打到大的,竟也好意思提孔老夫子?
朱棣感觉,气不顺了,心里有火没处发,想到平阳王两口子还没处理呢,今天最先开口的,也是他两口子,便指着他二人,骂:“你们两口子,真是恶心的朕晚饭都吃不下。癞□□都没你们能跳,你们给朕滚回太原,挤脑子里的水去!”
“四叔。”
朱济熿蔫得跟霜打了的茄子一样。
四叔骂人,真是一句比一句难听。可他喵的,他压根就不想回太原,太原,那是跟他不对付的大哥的地盘。
四叔,你不是只想把朱家人扣在应天么,你扣啊,你怎么不扣了。
“镇国将军,是朕给你们最后的体面。赶紧滚,滚之前,把盐还回来,还有,让你们那没眼色的爹,也给朕滚进来。”
镇国将军。
降等级了。
晋王没捞着,平阳郡王也丢了,来一趟应天,什么都没了。朱济熿已经白脸了,李氏也瘫了,耳畔朱棣还在骂:“没脑子生没脑子,肥水不流外人田,你们一家子,怎么不被老鼠啃啃脑子?”
第40章 我就住在九成斋了
朱棣说要让朱济熿两口子滚回太原, 朱济熿和李氏不敢多言,回了府,就去找大靠山李景隆。
一方面是递话给李景隆, 朱棣让你滚进宫,赶紧的别耽搁。另一方面则是给他通个气,让他想办法在朱棣面前帮着说说好话。
李景隆倒是想, 可朱棣劈头盖脸就把他骂了一顿,什么“朕给你盐, 不是让你往脑子里灌的”, 什么“你到底有没有杀过人,你的刀,难不成比你的脸还薄”。
李景隆哪敢多嘴, 缩着脖子挨了一顿骂后, 不仅乖觉地写了认罪书, 还主动做出了承诺,要把那五十引盐还回去。
朱棣倒也没拒绝,只道, 这哪够啊, 你犯的, 是大事。咱们全应天这么多人,都差点被你父女翁婿三祸害了。你就写个认罪书, 恐怕难以服众。
李景隆没办法, 只得点头说,行吧, 那陛下, 你说怎么办,臣就怎么办。
朱棣想了想, 又说,我虽然理解,你是为了女儿才犯了浑,可,咱应天,谁还没个女儿?你女儿差点把全应天的女儿祸害了,你当爹的,教女无方,大封群臣的时候,我哪好意思把你放在头一个。
于是李景隆在万分羞愧之下,抹着眼泪主动请求:陛下,臣有错,臣知错,臣自请,陛下撤回原定的封赏,让臣当个庶民吧。
他泪水涟涟,真情实感,朱棣装模作样劝了几句,终于吐口,一锤定音:你虽有错,我不能重重地封赏你了,但你罪不至庶民。这样吧,就按你说的,不封赏你了,你在府上,避避风头。等风头过了,再说。
至于这个再说是什么,徐妙容大概已经猜到了。
历史上朱棣秉持着“我先捧着你,再摔死你”的策略,把李景隆高高捧起。大家都不明白,这么个没什么实绩的水货,怎么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