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修得同船渡,有的人上错了船,似二”里面那个二,对号入座,说的正是徐妙清。
“皇后一向赏罚分明,朕并无异议。只是,朕觉得,闭门思过,对安王妃来说,不够。”
朱棣突然冒出一句。
徐妙容:?
“魏国公和代王切磋武艺,说妥也不妥,安王妃未行劝阻,甚至反过来推波助澜。依朕看,她的性子,需要再磨练一番。不若送她几十本书,让她写了摘要递上来吧。”
徐妙容:??
她就知道,史书不是这么好上的。
黑心朱棣,这是拿她当免费劳动力,让她替他打工!谁不知道,他打算编纂一部大典,如今翰林院人人写摘要呈上,供他筛选呢。
翰林院又不是没人可用,为什么要把她拉进去?
心有点塞。
一直到出宫,她都不想说话。
徐妙锦说了几个笑话,见她不笑。最终,纠结了又纠结,一跺脚,悄悄放低声音道:“妙容,其实我这里有一个投机取巧的好办法。”
“什么办法?”
徐妙容怏怏问了一句。
徐妙锦手指着安王府方向,意有所指道:“你莫非忘了,你们府上就有一个现成的学问人?”
现成的学问人?
说的是,朱楹?
“夫妻一体,你不爱看书,他爱看书,如今,这不要钱的书,不就来了?”
徐妙清又多说了一句,徐妙容没吱声,脑子里却想到了那幅字。
应似飞鸿踏雪泥。
朱楹的确是个学问人,九成斋里,满满当当有许多书。如果把书给他,他应该会喜欢。
只是......
这样好像有些没道德了点。
她没松口,脑子里小人互搏,一旁徐妙清却急了。
徐妙清知道,今日之事,都是因她而起,四妹妹受的,是无妄之灾。
想帮妹妹分担,正准备说一句“妙容,把书都给我,我来看我来写”,一个熟悉的声音却突然响起:“十三嫂,二十二弟妹,你们刚给皇后娘娘请完安吗?”
是小袁氏。
徐妙清并不想理会。
小袁氏的行事作风,她已经有所耳闻。那日在宫里,小袁氏当着应天所有命妇的面对着妙容发难,她也看在眼里。
不喜欢对方,有心想把话题挡回去,小袁氏却一脸关心地看着她,道:“十三嫂,你们府上,好像出了事!方才我从你们门口经过,看到里头乱糟糟的。”
“我不知……”
“十三嫂,你快回去吧。”
小袁氏抢先一步开了口。
她面上仍写满关切,其实心中却有些幸灾乐祸。代王府里出了什么事,她怎么可能不知道。朱桂和徐姨娘,那就是两朵奇葩!
今日她进宫,的确是来给皇后请安的。可,她能早来,能晚来,偏偏挑了这个时间来,便是因为,她想看热闹。
“代王……”
有心想把代王府的事引出来,才起了个头,便被徐妙容打断了:“岷王嫂嫂,我听说,先前我送你的两株金鸡纳被人偷了?”
“你……”
小袁氏的心瞬间提起来了,当下也顾不上什么代王不代王的了。
那两株金鸡纳的确被人偷了,偷金鸡纳的人也放了纸条,纸条上可是写了,会携万金来报。
万金啊,那可是,好大一笔钱!
想到钱,心头有些热切。又想到,最初那株金鸡纳本是自己的,云华堂,本该也能属于自己,那股热切便淡了不少。
“对啊,被偷了。二十二弟妹莫非看不过去,还想再送我两株?”
“岷王嫂嫂对金鸡纳爱的,真是深沉啊。”
徐妙容由衷地感慨了一句,话锋一转,又奇道:“既是如此,岷王嫂嫂怎么一点也不难过?我本以为,嫂嫂又会大病一场,哪知道……哎,嫂嫂想得开,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你放心?
小袁氏心头火起,心说,你怕是见我没病,才放不下心吧。
“偷都偷了,我不想开,还能怎么办?”
“还能报官啊。”
徐妙容一脸不会吧,你难道还没报官吗的惊讶表情,“难道嫂嫂还没报官吗?”
“我……”
“我这就去帮嫂嫂报官。”
“不能报官!”
小袁氏脱口而出,话音落,见徐家三姐妹都看着自己。心知自己表现的太明显了,忙尴尬笑笑,道:“东西虽贵重,贼人虽无耻,可,大善至诚。或许有人会因为那金鸡纳挽回一命,我就当,日行一善了。”
“嫂嫂你可真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