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要看住月芽,别让她即兴发挥。
既说到茶,想到《金瓶梅》,心里便被勾的痒痒的。前世出差途中,她可是抱着小说不放的。大明诗坛不行,但小说发展空前繁荣,近水楼台先得月,小说不比朱棣给的正经书香?
“对了,月芽,你可知,近来市面上可有什么流行的话本?”
想着现在兰陵笑笑生还没出生呢,小说创作的高峰期也还早,可土壤在,不愁没有种子,便想让月芽帮着找些话本来。
月芽还当真想了想,回说:“外头的流行一天一个变,奴婢也没法断言什么话本流行。王妃若想看,奴婢这就买些回来。”
“那便不拘什么类型,都买几本。”
徐妙容心里美滋滋,决定了,白天看朱棣给的书,晚上看话本。劳逸结合,效率翻倍。
可......
第二天晚上,捧着手上的小人书,她陷入了沉默。
“要不,月芽,咱们以后还是把钱拿去买吃的吧。”
不买书了。
什么烂书。
她从未见过如此敷衍,如此不讲究剧情连贯性,如此侮辱人智商的书。
原来不管在哪个时代,好书都不是人人都能写得出来的。在此她呼唤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冯梦龙、汤显祖等等一众大佬,你们快点出世吧。
不对,施耐庵和罗贯中已经出世又去世了。
噌地一下,她从榻上站了起来。月芽惊了一跳,正待细问,她却又一脸失望地坐回了原处。
“王妃,怎么了?”
“没怎么。”
徐妙容直想叹气。大佬出世了又能怎么办。《三国演义》最早的刊刻本在嘉靖年间,《水浒传》最早的刊刻本在万历年间。两本名著,经历了无数人的修改、润色、二创,才最终定型。
也就是说,哪怕她现在找到施耐庵和罗贯中的手稿,手稿上也不是她看过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不过,说来她的确有些好奇,原始手稿是怎么样的。有心想叫人出去搜罗搜罗,想到自己还在闭门思过,只得暂时作罢。
因为这个小插曲,她越发看不进去朱棣给的书了。晚饭后,思来想去,她拿了一支笔,在纸上写下五个字:桃园三结义。
印象中,这好像是《三国演义》的开篇。
至于后来……回忆了一番电视剧里的情节,又对应书里的情节,她又写下:三英战吕布。
当晚她是在《三国演义》的剧情中睡着的。梦里面诸葛亮一会哭一会笑的,唐国强的脸一会明一会暗。
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她哭得好大声。
正哭着,月菱把她摇醒了,“王妃,醒醒。王妃,你哭什么?”
从梦里醒来,她略有些不适地眯了眯眼,没好意思说,她在哭诸葛亮。
“什么事?”
她问了一句。
丫鬟们都是知道分寸也非常纵容她的,现在还没到日上三竿,没有特殊情况,她们不会专程摇醒她。
果然,“王妃,云华堂出事了!”
徐妙容彻底清醒了。
“梅驸马坐在门口,不让人进,也不准人买东西。”
梅驸马,梅殷?
徐妙容有印象。
前几天梅殷还跟一帮子建文帝的旧臣参了她,说什么她和朱楹竟然敢染手商业,坏了祖宗之法。
“他没去朝堂吗?”
“没有。”
月菱摇头,气了个半死,“梅驸马拿陛下没办法,便跑到云华堂门口,高声嚷嚷,说王妃在与民争利!红红花木门口,也有他们的人坐着,订花的人不敢进去,管事的请王妃赶紧拿主意呢。”
“这个梅殷!”
徐妙容原本还有些同情他,毕竟他死的那么憋屈。可现在,她一点也不同情他了。
与民争利,好一个切入点。
你说安王府坏了祖宗之法,百姓们才不管你呢,那是老朱家的内部矛盾。可你说,与民争利,他们就要上心了。这是外部矛盾,说难听些,这是阶级矛盾。
梅殷竟然知道以阶级斗争为纲,可他要斗的,不止是自己。
一时间忍不住想吐槽:你没本事屠龙,却有本事将屠刀挥向更弱者。你对朱棣有意见,拿我撒气干什么?
说白了,梅殷以及他背后的团队对她有意见吗?
有。
可他们对她的意见,并没有那么大。朱棣登基,改变了朝中固有格局,也动了无数人的蛋糕。大封群臣后,朝中格局再次一变。
她记得,朱棣打到应天之前,想用给朱元璋上香的借口问梅殷借道,梅殷用“太祖皇帝不让你们回来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