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明第一王妃 > 分卷阅读145

分卷阅读145

,他还惦记着三件事成,可以拜师的事。冯氏不知道说了什么,他暂时没声了。

徐妙容顾不上打探这些内情,带着两个丫鬟回到王府,又一次抄小门回去了。

“真累啊,闭门不出久了,出一趟门,骨头都要散架了。”

她一边朝王府里头走,一边和两个丫鬟说着话。

“是啊,王妃,待会奴婢给你捏捏肩吧。”

月桃心疼自家王妃,忙回了一句。

月芽也道:“一会奴婢给王妃端一盏鲜竹沥来吧。”

“今天怎么不煮青梅酒了?”

月芽脚下步子一顿,是谁在说话?

她和月芽面面相觑,徐妙容却已经反应过来了。

是朱棣。

这大佛怎么来了?大佛来了,怎么也没人通知她?

站在原地微微思忖了一瞬,她心中稍安。没叫人通知她,说明没什么大事,也说明,大佛心情尚好。

放心往里头走,拐过一道影壁,果然,几个太监恭敬立在外头。

见她来,有人低眉顺眼进去传话。

其实他们压根不用传话。因为徐妙容一眼就看到,里头的情况。

朱棣坐在上首,正好面朝着她,而他面前,分别站着解缙、杨荣、胡广、黄淮、杨士奇、金幼孜、胡俨,在他们几个旁边,又站着朱椿和朱楹。

这是要干什么?上朝上到安王府了?她走错路了?

低头看一看脚下的路,她确定,没走错。

“臣妇见过陛下。”

心中狐疑,顾不上看她唯一的人脉朱楹的表情,她先下拜。

朱棣也不叫起。

他手上还拿着什么东西,看了那东西一眼,他道:“昭。”

招?

徐妙容藏在袖子里的手一紧,难道她的面粉实验,朱棣已经知道了?

“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1]

朱棣老神在在地念完一句,而后又重复:“此语果之有乎?”

“安王妃,陛下问你呢。”

解缙小声提点了一句。

徐妙容这才抬起头,后知后觉地问了一句:“什么?”

哼!

朱棣哼了一声,他说:“你说朕在说什么?下一句。”

徐妙容仍然想装傻,他却又很有先见之明地说了一句:“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节,朕已经看完了。”

又夸朱椿:“十一弟,记得不错,就是这字,丑了点。”

徐妙容提着的心彻底死了。

装不下去了,朱棣手上拿的,竟然是《三国演义》的手稿。舌战群儒这一节,她没留下任何手稿。朱椿……又是他,把那些没有证据只停在她嘴上的故事写了下来。看那还没干透的墨迹,一定是现场写的吧。

“这只是亮平生一个寻常的比喻而已。”

小心翼翼地回了一句。

朱棣却好像没听到,又说:“大声点。”

“这只是亮平生一个寻常的比喻而已。”

没办法,徐妙容又回了一遍。

朱棣道:“妙啊!安王妃,你告诉朕,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情节?”

“臣妇……”

徐妙容汗流浃背了,她就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要被朱棣问到头上。

若不实话实说,到时候全天下都传,她是《三国演义》的作者,那就完了。

可若实话实说,她要怎样,才能让朱棣相信?毕竟现在风这么大,以朱椿他们疯狂的样子,怕是不找到作者,誓不罢休。

她总不能编个作者吧。

作者,对了!她怎么忘了,罗贯中是先人。这时候,《三国演义》虽没风靡大明,也没正式刊印,可手稿,先人已经写出来了。

她口述的版本,是后世被无数人加工修订过的版本。哪怕朱棣叫人找到罗贯中的手稿,她也能拿,故事是从罗贯中那里听来的糊弄过去。

与其战战兢兢,心不安理不得,不若趁此机会,彻底澄清。

就这么办!

心中有了主意,她立时便道:“回陛下的话,其实,舌战群儒不是臣妇写的。”

“不是你写的,难道是他写的?”

朱棣却不信她这话,指着朱楹,他问:“他还有这本事?”

又问朱楹:“你也喝假酒了?”

朱楹的表情滞涩了那么一瞬。

他感觉,自己好像被冒犯到了。可想到朱棣的问题,他又犯了难。按理说,他该否认的,毕竟事实就是事实,他承认,他的确写不出这般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

可若承认,朱棣今日来意不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