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使遇渔民报信,带人前去查看,便遇着麒麟踏水而出,汲水如龙。”
“这琼州巡海副使,亲眼看到麒麟踏水了?”
徐妙容面带怀疑。
朱楹道:“据说,亲眼看见了。”
据说……
徐妙容颇觉一言难尽,真是只有她想不到,没有对方做不到。越编越离谱了这是。
三佛齐她知道,位置大概在后来的苏门答腊岛,石塘便是南海。船往东行,上面还满载着胡椒、苏木等大明有钱人最爱的东西,这船,难不成原本就是朝大明来的?
但民间并未开通海外贸易,官方也没开始进行朝贡贸易,这艘船……
“是谁与外番勾结,私自贸易,并不重要。如今琼州府已接手沉船事宜,不日,船上所载之物,并那只麒麟,就会被送到应天。”
“他们想用钱撬开大家伙的嘴?”
徐妙容若有所思。
说给她一百万,和把一百万砸在她脸上,感触是不一样的,前者虽然欣喜,可欣喜并没那么直观。后者视觉效果明显,冲击力极大。
大明的有钱人本来就追捧胡椒苏木这些东西,当这些东西以成规模之势摆在眼前,相信没人不会心动。
心动了,朱高燧他们的计谋,就奏效了。
已知,这些“硬通货”目前供不应求,大明产量过于有限,虽说先前倭国私下里流入了一些苏木胡椒到大明,但那点量,还不够塞牙缝。
知道倭国有银矿,朱棣的心都痒成了那样。若知道西南国度,还藏着大量的胡椒苏木,朱棣的心,还不得痒的需要快点上药。
在利润面前,或许有人无动于衷。可在巨大的利润面前,一部分无动于衷的人,或许会临阵倒戈。
若不是知道朱月贵和朱高燧姐弟俩是土生土长大明人,她都要怀疑,对方是不是读过《资本论》。拿捏人心有一套,怎么看,都比朱高煦那个只长肉不长脑子的家伙强。
“戏台子已经搭好了,何时开始唱戏?”
她饶有兴致地问了朱楹一句。
朱楹回说:“等。”
手朝着东边方向一指,他又道:“等你大哥,再传一个好消息来。”
琼州府快马加鞭上了折子,说要送麒麟到应天。应天府的百姓也顾不上眼馋那几十上百箱子的胡椒苏木了,每个人都想亲眼目睹麒麟长什么样,安王府的下人们,也不遑多让。
麒麟送到应天这日,众人只见得一个高高的笼子被红布盖着,前方又是清道又是奏乐的,恭恭敬敬地将麒麟迎进了宫。
所有人翘首以待,就连朱瞻基,都屏气凝神,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那笼子。
徐妙容瞧着,越发觉得好笑。
朱棣乃天子,九五之尊,身份贵重,由他来揭开红布,先看麒麟长什么样,无可厚非。只是,她怎么觉得,这麒麟可能要亮瞎她的眼
?也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笼子,便看到宫人先搞了一堆仪式,而后朱棣大踏步上前,一把掀开了那红布。
“哇!”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徐妙容也瞪大了眼睛。
神特么麒麟。
那分明是一只脖子修长,四脚修长的长、颈、鹿!
眼睛要瞎了,耳畔的议论声,也快把她吵聋了。
朝臣宗亲们像是见了神仙下凡一样,目光中满是虔诚。有那激动者,更是踉踉跄跄上前,对着长颈鹿疾呼:“是麒麟!是真正的麒麟啊!”
“陛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天降麒麟,佑我大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明千秋万代,国运昌隆!”
不知是谁起了头,而后,山呼万岁。
朱棣笑得跟一朵太阳花一样。
“麒麟降世,谓我大明,其德昭昭,其势滔滔。今日在场诸人,有赏。传朕旨意,赏每人……”
众人皆支着耳朵听朱棣赏,朱棣心里算了算,继续道:“赏每人两颗胡椒!”
徐妙容:……
她到底在期待什么。
谁稀罕两颗胡椒,那胡椒,还是从沉船里扒拉来的。据朱瞻基悄悄告诉她,沉船里扒拉出三十箱胡椒。每人就给两颗,这事,也就朱棣做的出来了。
她不高兴,但朝臣们,都挺高兴的。
说到赏胡椒,朱棣便顺势叫人把沉船里打捞出来的东西摆了出来。眼看着好几百口大箱子一字摆开,许多人的眼睛都直了。
待盖子打开,看清楚里面的胡椒苏木等物,各人更是心思浮动起来。
徐妙容小声和朱瞻基咬耳朵:“你爷爷给我们的,是发霉的胡椒还是没发霉的胡椒?”
“胡椒没发霉,都没发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