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 57 章 他与我一见如故
年关将至, 京城各家张灯结彩之时,洛府却如同了无生气的老人,没有半分布置。
洛元璟的案子不日下判, 八十鞭刑, 年后流放漠北。洛仲原颤巍巍地接过宣判旨意后, 竟怎么也站不起来, 直到小厮发觉他身形摇晃, 上前将他搀起。一旁被胡嬷嬷扶着的裴琬凝则脸色木然, 仿佛万念俱灰。
与宣判旨意同时到的还有一则消息, 典狱官陈达忽然被剥了官职, 甚至连坐了家里好几人不能入朝为官。洛青云听着那些被连累之人的名字, 粗粗过了一遍, 发觉这些人的名声竟都不算太好。
也不知是谁做的, 洛青云默默地想。那日安乐公主就在隔壁, 亲耳听见了陈达衣冠禽兽之举, 最有可能出手的便是她了。
洛姝月听闻陈达被罢官一事, 瞳孔下意识缩了缩, 接着就不自觉地朝洛青云望去。
她那长姐却风轻云淡地斜着眸, 目光在墙角的几株腊梅上流连, 仿佛觉得这消息理所应当。
洛姝月低回了头,眼眶酸胀得厉害。
从前她被父亲母亲捧在手心里疼惜, 可如今弟弟洛元璟出事,父母全都为他操忙, 洛姝月则被全然冷落在一旁。洛元璟一案毫无好转, 父母也仿佛被抽了魂似的一蹶不振了起来。
此时她忽而有几分羡慕洛青云,没被洛家宠爱过,因而能事不关己地冷眼旁观这些变故。
洛仲原被小厮扶着, 老管家在一旁苦口婆心地劝:“老爷,元璟少爷怎么说也保住了一条命,等年后流放时多加打点,也不过是去过几年苦日子而已。”
沧桑如洛仲原,哪里听得进去,两眼空洞地被人扶着往屋里挪步。老管家又絮絮叨叨:“老爷再怎么难过,也还得保重自己的身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毕竟还有马氏怀着的双生子呢——”
这话一出,精神恍惚的裴琬凝仿佛忽然回了魂,冷厉的目光死死盯着洛仲原与老管家的背影。
只见洛仲原停了停脚步,又悲又恨地长长吁叹了一声,似乎是筋疲力尽后终于放弃了抵抗一样。他颤巍巍地伸出了只手,老管家立即会意,搀住了他。
洛仲原疲惫又坚定地出声:“扶我去马氏房里看看吧。”
裴琬凝猛然觉得眼前一黑,半口气差点上不来。胡嬷嬷在她身旁连忙低声焦急地安慰:“夫人莫急,迟早的事……”
声量虽轻,却被洛青云听见了几句。她正遥望腊梅的眼神一凛,心中警铃大作,面色仍维持着波澜不惊的神态,假装没听见。
她擡步离开,出府直往百济堂去。上回从京郊小巷将锦慧和琏嬢嬢接出来,就安置在了百济堂后院,顺请薛庆帮忙照料。
如今百济堂迎客掌柜并不是薛庆本人,而是其子薛延年。将将弱冠的年纪,薛延年便能利落应对起百济堂的生意,偶尔还会跟着父亲薛庆去外地收药材,年轻清朗的脸庞上不由得透出可靠的气质。
薛延年领她去了后院,洛青云吩咐:“再替我准备一件静室,还有纸笔墨。”
她先去瞧了瞧锦慧。锦慧正捧着碗药汤,愁眉苦脸:“青云姐姐,这也太苦了些。”
洛青云却见她气色渐好,常年枯白的脸颊上起了血色,不禁笑着劝:“良药苦口,你乖乖喝了,晚点我有个好消息要同你说呢。”
她与薛庆来到院中,细细问了锦慧的身子。薛庆宽慰她:“锦慧娘子并无大碍,只是经年累月的亏欠,还是需要慢慢调养。但琏娘子——”
他顿了顿,才继续说:“琏娘子看着刚强硬朗,可一直有头痛的毛病。我把过脉后,发觉她不仅似有脑疾,体质也外强中干。恐怕这些年来,她们娘俩物质亏着,再加上她愁思郁结,琏娘子的内里已经快耗空了。”
洛青云听着,心渐渐悬了起来:“你只告诉我,琏嬢嬢到底如何?能不能治好?”
薛庆艰难地摇了摇头:“不治之症,只能保守拖延,至多还有一年半载的功夫,此后过一天算一天。”
洛青云听得呆住了。锦慧当年的案子才有了结果,这对母女便又要遭受生离死别的劫难了。
她不禁喃喃:“人总说命由天定,可老天为何总是不开眼呢。”
清冷阴郁的声音乍起:“上天不开眼,就去掀了天便好,说这些怨天尤人的戚戚之语做什么。”
洛青云一擡头,见盛昭朔长身玉立在不远处,从头到脚裹着件月白色大氅,仿佛不染世俗的谪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