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 91 章 盛昭朔真好看
盛王妃不以为然地蹙眉, 瞥了眼自己夫君,觉得他这话有些莫名其妙。
她自然听出了盛王爷的弦外之音。心胸,气量, 说到底就是要洛青云日后能容得下莺莺燕燕, 三房四妾。
自己这个儿子孤零零这么些年, 好不容易寻到一个合心意的女子, 还没两天的功夫, 怎么就要给人家小夫妻俩添堵了呢。
盛王妃望着两人交叠的身影。自己儿子那张一向眉目无情的冷脸, 今夜一丁点冷气儿都没有, 反而时不时透着柔和耐心, 斟酒夹菜都没让身边的小娘子动过手。
是黏糊了点。但这有什么打紧。
盛王妃慈眉善目地对这小夫妻俩笑道:“别听你父亲的。咱们府里女眷一直多得很, 都与青云相处得很好, 一时半刻又不会添新人。”
她说罢, 瞪了盛老王爷一眼。盛修筠儒雅的脸上有些阴云, 但也没再多言。
盛昭朔慢慢开口:“父亲这话是嘱咐错人了。不能容人的是我。”
洛青云从善如流的笑容稍稍僵在脸上。她诚心诚意地演出来的贤惠, 被盛昭朔给四两拨千斤地破了。
他确实不止一次说过不会再迎别的女子进门。当着她说过, 当着其他女子的面说过, 当着满屋盛家人也不改。
心中无鬼的人便是如此坦荡。不像她, 从前在他面前演, 如今在盛家人面前还要演,洛青云羡慕极了盛昭朔毫无负累的心胸。
其他人听了这话, 心照不宣地互相笑笑,谁都知道这个老七被盛小王妃吃得死死的。只有盛修筠脸色更加阴沈了几分, 忧心忡忡地望了他们一眼。
喝过最后一巡, 纵明台便散了。
洛青云被盛安卉带着一起的几个小辈缠上,要听她讲是如何与她们七叔相识相知的。洛青云可怜巴巴地望着盛昭朔,一晚上将她护得紧的男人却冷哼了一声, 袖手旁观。
盛昭朔:“讲吧。没人比你更清楚了。”
怎么讲?难道编故事么?洛青云头都大了,对着见死不救离开的清俊背影生闷气。
她搜肠刮肚地寻着些能说的词句,努力将“痴情女苦缠冷面郎”的故事圆成一段“发乎情止乎礼”的佳话。
她才开了个头,无意间眺见故事的主角已经走远了。
恐怕他也不想再听一遍自己是如何上当受骗的故事。
盛昭朔喝了酒,脚步却很快,不消片刻便到了盛家祠堂,里间已经有人在等。
他知道自己父亲是清儒乐天之人,平素总是仪态祥和,仿佛不管遇上什么事都会笑呵呵的。可一旦面色凝重起来,便一定是遇到了要事。
盛修筠见他来也并不意外,他们父子二人知己知彼,心意早已相通。
他开门见山:“你对你那小王妃的情意,到了什么程度?”
盛昭朔被问得有些意外。但细想之下也有几分理解。
自己这些年身边没有女人,忽然多了洛青云,又为她打破种种规矩。亲自求娶,处处维护,从不歇息的宁心阁安置了绣床,不喜与人亲近却时不时要搭着她手。
落在盛修筠眼里,这些转变实在太过了些,或许已经在担心是不是有隐情。
盛昭朔神色安定,声音却格外笃定:“断前绝后,再无旁人了。”
他本也没有前缘,这话的意思是连以后的旁支闲人也堵了。盛修筠听了,唇角往下沈了沈,没有立即开口,而是沈吟片刻。
盛修筠:“皇帝前日召我进宫,提及年后北齐王要进京,要我们王府也帮着一同招待。”
北齐王是当年分封戍边的军候,三五年进京一回。去年刚来过,眼下又要来了,必然是有什么要紧事。盛昭朔等着盛修筠继续说。
盛修筠不再兜圈子:“北齐王的小女儿妙龄待嫁,圣上的意思是,让你接着。”
盛昭朔猛然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不是才蒙天子赐婚,迎娶了小王妃么?
盛修筠替他解惑:“北齐王在请安折子里说要带女儿进京,紧接着便特意提了句盛家小王爷,意图不必多说。天子权衡再三,也觉得青云的家世略低了些,不如就当先娶了侧妃或侍妾,等北齐王的小女儿进京后,再安排你们成亲。”
盛昭朔脸上并无丝毫怒意,他只觉得荒诞儿戏。
他断然道:“绝无可能。”
“我已说过不会再迎任何人进门,这话不是说给她听,而是我自己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