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命中,驾驶头车的联军司机瞬间中弹,卡车失控撞向路边的大树。车尾的马车也被击中,受惊的马匹前蹄扬起,将车上的士兵甩落。
联军士兵们顿时惊慌失措,他们从运输车上跳下来,试图寻找掩体反击。但反抗组织的队员们占据着地形优势,密集的子弹打得他们抬不起头。李东风一边射击,一边喊道:“冲,别给他们喘息的机会!”队员们如猛虎下山般从树林中冲了出来,端着枪,呐喊着冲向运输队。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战斗。一名联军士兵举枪瞄准李东风,千钧一发之际,队员小王飞身扑来,将那名士兵撞倒在地,两人扭打在一起。李东风趁机解决了另一名敌人,转身帮助小王制服了对手。
在混乱中,爆破小组的小张瞅准时机,抱着炸药包冲向一辆装满弹药的卡车。他在枪林弹雨中灵活穿梭,成功将炸药包放置在卡车底部,然后迅速撤离。随着一声巨响,卡车被炸得粉碎,火光冲天,联军的防御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经过一番激战,联军士兵死伤大半,剩下的纷纷逃窜。反抗组织成功摧毁了运输队,队员们顾不上休息,迅速开始收集战利品。他们将武器、弹药、药品和粮食等物资一一搬离,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然而,好景不长。联军遭此重创后,恼羞成怒,迅速展开了应对行动。他们在各个村庄设立了哨卡,增加巡逻次数,对进出人员进行严格盘查。一旦发现有村民与反抗组织有联系,便施以酷刑,甚至将整个村庄烧毁。
在通讯方面,联军配备了先进的电台,能够实时传递情报。他们还出动了侦察机,在天空盘旋,利用高空视野搜索反抗组织的踪迹。一旦发现可疑迹象,地面部队便会迅速出击。
李东风的反抗组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转移时,好几次因为联军的追踪差点陷入包围。
密不透风的山林深处,潮湿的雾气弥漫,四周是茂密的枝叶,将这片小小的空地遮得严严实实。李东风和队员们围坐在一起,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凝重,可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屈的坚毅。
李东风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却有力:“同志们,咱们现在的处境很艰难,联军的追踪越来越紧,物资也快见底了。但咱们绝不能退缩,大家都想想办法。”
张大山一拳砸在地上,激起一片尘土:“这帮侵略者,把老百姓害成这样!咱们不能连累乡亲们,可没了他们的支持,咱们的日子更难过。”
刘梅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药品也快没了,要是再没有补给,受伤的同志可撑不住。”
狙击小组组长王强沉思片刻,开口道:“联军的侦察机太讨厌了,咱们行动老是被发现。要不咱们也想办法破坏他们的通讯和侦察设备,让他们变成瞎子聋子?”
李东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这是个方向,但难度不小。他们的设备肯定重兵把守。咱们得再琢磨琢磨怎么下手。”
这时,一直沉默的爆破小组队员小赵突然说:“我觉得咱们可以利用山林的地形,多设置一些陷阱。他们的机械化部队在林子里施展不开,一旦触发陷阱,既能拖延他们的速度,还能打击他们的士气。”
众人纷纷讨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气氛逐渐热烈。有人提议在夜间进行突袭,利用联军夜间防备松懈的弱点;有人则提出可以尝试分化联军内部,寻找他们的矛盾进行瓦解。
讨论了许久,李东风总结道:“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咱们就兵分几路。一组负责在山林里布置陷阱,重点在几个关键的路口和必经之地;二组由我带队,想办法摸清楚联军通讯和侦察设备的位置,寻找机会破坏;三组去和周边一些可靠的百姓秘密联络,看看能不能在不暴露他们的前提下,获取一些物资援助。”
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负责布置陷阱的小组带着工具,在山林中穿梭,他们砍伐树木,制作尖刺陷阱,还在一些低洼处设置了绊马索和隐藏的地刺。每一个陷阱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给联军造成最大的阻碍。
李东风带领的小组则开始了危险的侦察任务。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联军的据点,利用夜色和地形的掩护,慢慢摸向通讯站和停机坪。有一次,他们差点被巡逻的联军发现,好在及时躲进了灌木丛中,才逃过一劫。
而负责联络百姓的小组,秘密潜入村庄,与一些信得过的村民取得联系。村民们虽然害怕,但听闻反抗组织的艰难处境,还是悄悄拿出了一些粮食和草药,藏在隐蔽的地方,等待反抗组织前来取走。
尽管困难重重,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但李东风和队员们心中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