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回学者的方案。作战参谋长王强皱着眉头,率先发言:“要想成功接回学者,必须组建一支精锐的救援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要具备丰富的战斗经验,能够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中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而且,他们还得有出色的侦察能力,提前摸清联军在沿海地区的巡逻规律和兵力部署。”
情报主管赵刚接着说道:“我会立刻安排情报员,加大对沿海地区联军动向的侦察力度。但联军的情报防范也很严密,我们的情报传递可能会受到阻碍,甚至被截获。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多条秘密通讯渠道,确保情报的及时准确。”
后勤部长刘梅也站起身来,认真地说:“我会全力筹备救援小组所需的物资,包括武器、弹药、药品和食物等。但目前物资储备非常紧张,我们必须合理分配,确保每一份物资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李东风静静地听着大家的发言,心中在不断地权衡和思考。片刻后,他缓缓说道:“同志们,接回学者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这关系到我们整个反抗事业的未来。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绝不能退缩。我们要从狙击小组、爆破小组和侦察小组中挑选最精锐的成员,组成救援小组。狙击小组负责在关键位置提供远程火力支援,一旦联军巡逻艇靠近,就对其关键部位进行打击,为救援行动争取时间;爆破小组携带炸药,随时准备应对联军舰艇的追击;侦察小组则要提前深入沿海地区,侦察地形和敌军部署,为整个行动提供准确的情报。”
经过一番精心挑选,救援小组正式成立。组长由经验丰富、冷静果敢的李明担任,他曾多次参与重要的战斗任务,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小组成员们个个都是精英,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念和必死的决心,准备迎接这场生死考验。
在出发前,李东风亲自为救援小组送行。他看着队员们坚毅的面容,郑重地说道:“同志们,这次任务艰巨而危险,但你们肩负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成功接回学者,平安归来。记住,我们在后方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队员们齐声高呼:“保证完成任务!”那响亮的声音,仿佛穿透了层层阴霾,向着远方的希望奔去。
与此同时,在大熊国的学府里,学者们也在紧张地收拾着行李。他们将自已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小心地整理好,这些都是他们献给祖国的珍贵礼物。叶莲娜则在一旁协助他们,为他们准备一些必要的物资和药品。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即将踏上那条充满未知和危险的归国之路。
夜色深沉,海浪拍打着大熊国的海岸,发出低沉而有力的声响。陈宇和学者们在叶莲娜的带领下,悄悄地离开了学府,朝着那个偏僻的小港口走去。他们的身影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渺小,但他们的心中却燃烧着一团炽热的火焰,那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胜利的渴望。此刻,他们并不知道,在遥远的华国海岸线,一支精锐的救援小组正在等待着他们,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