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杨芝储谨遵义父教诲,备好厚礼,前往安仁村拜访谋士闻焕章。抵达府邸后,他态度诚恳谦逊,再三恳请。闻焕章在得知可传授武学谕之后,方才应允出山相助。
杨芝储喜出望外,辞别后返回京都,于街市信步闲游。途中偶遇一算命先生,正与人卜卦。杨芝储见其言辞不凡,遂上前施礼道:“先生超凡脱俗,杨某可否请先生卜一卦?”
那人闻得有人前来问卦,匆忙抬头,目光触及来人时,心中不禁一惊。暗自思忖:我此生阅人无数,然如此令人全然看不透之人,实乃生平未见。
他定了定神,向对方索要生辰八字,继而谨慎地将数枚铜钱置入龟甲之中。须臾,他口中念念有词,声音低沉而神秘。念罢咒文,他随手将龟甲向前抛出。
待龟甲落地静止后,他凝神观察其中呈现出的卦象。随后,又匆忙翻开身旁那本泛黄且略显残破的书籍,迅速查找对应的释义。当看到书中所写之字时,他如遭雷击,整个人呆立当场——上面赫然写着八个大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犹如掀起了狂风巨浪,久久无法平复。只因多年前,曾有异人告知于他:遇得天命人,返乡习绝技。
如此多年已逝,他确曾邂逅一人,被视为可能的天命之人。然,无论如何审视那小子,横竖观之皆非成大器之相,反倒更似街头无所事事之混混。故彼时纵有此猜测,其心仍踌躇不决。然现今再观今日此客之卦象,亦是非同小可!须臾间,其彻底身陷两难之境,实不知该如何抉择矣。
恰于此时,闻得一声轻笑传来:“先生,未知此卦象究竟若何?”问话者乃杨芝储,只见其面含微笑,目中透露出几分好奇与期许。
那人方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赶忙看向杨芝储,缓声道:“大人呐,您此卦象着实非同凡响,依在下之见,天命注定您将来必成一番惊天动地之伟业!”
杨芝储笑道:“呵呵,蒙您吉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得天庇佑,自是甚好。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那人拱手施礼道:“姓李名助,小人李助见过大人。未知大人贵姓大名。”
杨芝储还礼:“我乃杨芝储,今日蒙先生一卦,些许薄礼还望先生笑纳。”遂自身上取出一条手指大小金条置于李助手中。继而背手离去。
李助呆立原地,杨芝储!前些时日京都盛传,少年将军大破西夏铁鹞子。莫非………
杨芝褚不知李助心中震撼,回到别院。朱武来报:“大人,武二兄弟有消息传回。大人请看书信。”
杨芝褚接过书信细细翻看,果然叫人陪着这两煞星做的对。出去十几日就闹出事来。
原来,为了约束鲁智深与武松,杨芝褚特意安排张青与孙二娘同行。夫妻二人乔装打扮成跑江湖的小贩,而鲁智深本就以行脚和尚的形象示人。
孙二娘曾麻翻过一个头陀,从其身上获取了诸多遗物:一个铁界箍、一领皂布直裰、一本度牒、一串由一百零八颗人顶骨精心制成的数珠,以及一个鲨鱼皮鞘子,鞘中插着两把用雪花镔铁精心打造的戒刀。这两把戒刀常在半夜发出呜啸之声,令人胆寒。武松便穿戴上了这些遗物,扮作行者模样。
四人再加上五名精装的武夫,一行九人浩浩荡荡直奔江州。途中,他们遇到了一座险峻的山岭,峭壁悬崖,石角棱层,仿佛直插天际。孙二娘眼尖,立刻察觉出此地是个做买卖的好地方,并猜测可能有强人出没。
果然,他们走了不久,就发现了一座位于松树林中的坟庵,约有十数间草屋。推开两扇小窗,只见一个道人正搂着一个妇人,在那窗前调戏。女子默默垂泪,低头不语,显得无助而绝望。
鲁智深见状,怒从心生:“这贼道人,做了道人还要调戏良家妇女。洒家今日定要劈了这撮鸟去。”
武松却拉住鲁智深,笑道:“哥哥,小弟得了这戒刀,还未曾发过利市,今日可否成全小弟,用这道人项上人头,试试这刀的锋利。”
鲁智深闻言大笑:“兄弟要试刀就去,洒家替你掠阵。这厮但凡有同伙,洒家不叫一个走得脱。”
几人本是好好走路,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只见武松直冲过去,一脚蹬开房门,大声喝道:“大胆道人,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调戏良家妇女,快快束手就擒。”
那道人也不惧怕,抡着两把宝剑直冲上来。双刀对双剑,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武松使出所学刀法,今日一战,他本就抱着实战印证所学的心思。左手刀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