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歧视。
罗恩先去了比哈尔邦的首府——巴特那,这座城市有点勒克瑙的影子。
同样都是位于各邦的中部偏西,同样有三百万左右的人口,同样以服务业和农业加工为主。
倒是巴特那的历史更为悠久,它是孔雀王朝阿育王的首府,也是宗教圣城。
不过在罗恩看来,巴特那依旧和印度的其他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孟买这样的大都市不说,就连和勒克瑙比起来都相形见绌。
在勒克瑙你可以找到好几家五星级酒店,各种设施齐全,公路也相对平坦。
巴特那呢,到了这里,罗恩的手机直接没信号了!
虽说印度刚刚发展移动通信,不过主要城市还是能有信号覆盖的。
巴特那好歹是一邦首府,结果根本看不见移动通信的影子。
手机彻底成了摆设后,他只能用酒店里的电话。
这是巴特那最好的酒店,但内部电话线系统的噪音比外面的大街还吵闹,你根本听不清接待员在说什么。
“喂,喂,是长途电话吗?”
“不,我是从404房间打来的。”
“喂,喂,您预订了吗?”
“我已经住进酒店,现在帮我转接长途电话服务。”罗恩耐着性子解释。
在巴特那的酒店,你没法直接拨通长途电话,必须得先经过接待员的协调。
他等了几秒钟,电话里干脆传来占线的嘟嘟声。再仔细听听,对面已经挂了。
“这狗屎地方,连个电话都打不出去。”罗恩气的把电话一扔。
“主人,需要换一家酒店吗?”阿尼尔问。
“算了,这已经是最好的酒店,再换只会更差。”
简单的休息了一晚,罗恩就立刻拉着萨蒂亚,准备去拜访那位亚达夫部长。
这鬼地方他不想多待,新德里白白嫩嫩的伊莎不香吗?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那位亚达夫今天临时有事。
于是在萨蒂亚的提议下,两人索性在巴特那到处闲逛,顺便考察比哈尔邦的风土人情。
罗恩要开采这里的矿产,了解当地市场,也是应有之义。
他们租了辆私家车,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巴特那的道路凸凹不平,路边没有一个能正常工作的红绿灯。
罗恩朝路边瞥了两眼,这条路叫烦心路,以一名英国殖民官员的名字命名。
过去了那么多年,他们甚至还没给殖民时期的街道改名,统治的惯性的由此可见一斑。
经过一处商店时,萨蒂亚让司机停车。
这里围了几个人,似乎还有争吵声。
“怎么回事?”罗恩问。
“这种店叫平价商店,专为贫困人口提供基础的物资保障,是新德里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萨蒂亚指了指街道旁一处破旧的小店。
他挤到人前听了会儿,又问了某个手拿黄色卡片的妇女一些问题,然后转头向罗恩介绍起来。
萨蒂亚说那个女人手里拿到东西叫“低于贫困线”卡(bpl),是政府发给贫困人口的某种证明。
有了这张卡她就可以得到补助的谷物、煤油和糖,这些自己的家庭本来有资格获得的东西。
不过在印度这种系统性贪污的国家,想拿这张卡可不容易。
“我必须得贿赂他们,如果我不贿赂他们,他们连正确的申请表都不会给我,”那个妇女说,“然后当我贿赂了他们后,他们给我一份英文表格,我不懂英语。于是我又得花钱请坐在办公室外面的一个人帮我填写申请。”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她最终得到了这张卡,于是她可以到现在的这家平价商店来领取福利。
但是这里的平价商店几乎从不开门,开的时候只有发霉的旧面粉和谷物。
这个妇女抓了一把给他们看,上面爬满了虫子。
这些粮食只适合用来做饲料,根本不适合人吃。
但那个妇女依旧把它看的比什么都重,发霉的粮食也是粮食。如果不领,她家里的锅连煮这些东西的机会都没有。
“苏尔先生,您知道吧,最开始政府给平价商店的粮食都是好粮食。”萨蒂亚说。
“它们被人换了?”罗恩问。
萨蒂亚点点头,“申请贫困卡的人,也不一定真的贫困。”
罗恩若有所思,这让他有种似曾相识的既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