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 他停顿片刻,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既然如此……”
萧景川索性不再按常理出牌,他扬声道:“既然诸位觉得当今科举不堪,那不妨畅所欲言,说说各位心中理想的人才选拔方式!”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这波操作简直是神来之笔,直接把球踢回给了这群闹事的学子。
他们原本气势汹汹,准备用圣贤之言怼得萧景川哑口无言,却没想到反被将了一军。
学子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刚才叫嚣得最凶的几个,此刻却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萧景川也不催促,只是含笑看着他们,眼神里带着几分戏谑。
僵持片刻后,终于有一名学子站了出来,磕磕巴巴地说道:“依…依学生之见,应当…应当注重考察学子的经世致用之才……”
萧景川立刻抓住话头,赞赏道:“这位兄台所言甚是!经世致用,正是此次科举改革的核心!看来,你我之间,并无太大分歧啊!” 他顿了顿,又看向另一名学子,“这位兄台,你又有何高见?”
那学子被萧景川的目光一扫,紧张得冷汗直冒,结结巴巴地说道:“额……学生以为,应当…应当注重学子的品德修养……”
“好一个品德修养!”萧景川再次接话,“科举改革,也并非只看重学识,品德同样重要!看来,你也是支持科举改革的啊!”
萧景川这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得现场气氛逐渐微妙起来。
原本剑拔弩张的氛围,竟然被他这番操作化解于无形。
不少学子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误会了萧景川的改革初衷。
周围的反对声浪逐渐减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思考萧景川提出的改革方案。
回到家中,宋婉儿早已备好热茶,见萧景川进门,立刻迎了上去,温柔地接过他的外袍。
“大人今日辛苦了,”宋婉儿轻声道,将热茶递到萧景川手中,“太学那边…可还顺利?”
萧景川接过茶杯,暖意从指尖传遍全身,他看着宋婉儿那双清澈的眸子,心中满是温暖。
“今日之事,比预想的要棘手一些,”萧景川轻叹一声,“不过,总算是稳住了局面。”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宋婉儿白皙的脸上,语气中带着一丝笑意,“多亏了你备的这杯热茶,让我疲惫的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宋婉儿的脸颊微微泛红,她低着头,轻声说道:“大人喜欢就好……”
空气中弥漫着暧昧的气息,宋婉儿偷偷抬眼,看着萧景川俊朗的侧脸,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萧景川放下茶杯,伸手轻轻抚摸着宋婉儿柔顺的秀发,“婉儿,有你在真好……”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温馨的氛围。
“大人,宫里来人了!”
门外,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室内的温馨。
来人语气焦急,“萧大人,宫里来人了!说是皇上有急召!”
萧景川剑眉微蹙,心知这怕是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他安抚地拍了拍宋婉儿的手,起身整理衣冠,“婉儿,你且在家中等我。”
宋婉儿乖巧点头,眼中满是担忧。
萧景川跟着来人匆匆离去,刚踏出府门,一股冷风袭来,让他瞬间清醒了几分。
直觉告诉他,事情绝不简单。
果然,到了皇宫,皇帝并未召见他,而是将他带到了一处偏殿。
殿内,几名心腹大臣神色凝重,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萧爱卿,”一位老臣率先开口,语气带着一丝怒意,“你可知,太学之外,已是风起云涌?”
萧景川心中一沉,面上却不动声色,“哦?此话怎讲?”
另一位官员接着说道:“自从你推行科举改革以来,那些个顽固不化的老家伙,就四处煽风点火,鼓动那些所谓的文人墨客集会,公然反对你的变革!”
“他们还宣称,要与你当面对质,誓要保住这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一个年轻气盛的大臣愤愤不平道。
萧景川听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帮老家伙,果然不会让他安生。
他们这是要搞“农村包围城市”啊,太学里说不过他,就想在外面用舆论给他施压!
这波操作,真是“6”到飞起。
他眯起眼睛,心中思绪飞转,看来这科举改革,还真是捅了马蜂窝了。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