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探子的另外一个消息,让联军大营的气氛更加紧张凝重。诸侯们听闻董卓亲率 15 万大军前来,且有吕布等猛将助阵,心中皆是一凛。
袁绍眼中怒火更盛,他看向众人,声音因愤怒而略显沙哑:“董卓老贼,竟倾巢而出,还带了吕布那厮。他以为人多势众就能取胜,真是太小看我们了。此次,我定要与他拼个鱼死网破,为叔父和兄长,以及袁家死去的亲人们报仇雪恨。”
曹操眉头紧皱,眼神凝重:“董卓大军来势汹汹,我们不可轻敌。吕布之勇,天下闻名,需小心应对。不过,我等联军也不是吃素的,如今我们士气高昂,为正义而战,为复仇而战,定能与之一战。”
萧逸此时站出来,神色严肃地说道:“曹操兄说得对,董卓虽兵力众多,但我们不可失了士气。而且,我们不能只守不攻,需在防守之时,寻找敌军破绽,适时发动突袭,打乱他们的部署。”
孙坚点头道:“曹操所言极是。我们当利用虎牢关的地势,布置防线。再者,可派轻骑骚扰董卓大军的行军,挫其锐气。”
韩馥有些担忧地说:“可董卓有 15 万之众,我们兵力恐不及他,这该如何是好?”
袁绍咬咬牙:“兵力虽有差距,但我们有众多猛将和正义之师的名号。况且,虎牢关易守难攻,我们可据险而守,待敌军疲惫之时,再出奇兵破敌。我已下定决心,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让董卓血债血偿。”
袁术也红着眼睛说道:“大哥,我们与董卓这贼子势不两立。此次定要让他有来无回,为袁家报仇!”
诸侯们互相看着彼此,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他们深知,这场大战将异常惨烈,但为了复仇,为了讨董大业,他们已没有退路。
于是,袁绍开始部署作战计划:“孙坚将军,你率本部兵马镇守虎牢关正面,你的勇猛可当董卓先锋。曹操,你与我从侧翼包抄,待敌军进攻之时,我们两面夹击。萧逸兄,你与你的部将可作为后援,随时准备支援各处。其余诸侯,负责后勤补给和看守营寨,不得有失。”
诸侯们齐声应道:“遵命!”
董卓命吕布率领先头部队 3 万,在虎牢关前驻防扎营。一时间,虎牢关前尘土飞扬,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如雷。三万大军如黑色的潮水般涌来,迅速展开扎营事宜。营帐一座接一座地竖起,营寨周围设置了重重鹿角与拒马,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上面绣着的 “吕” 字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诸侯联军到达虎牢关前后,只见吕布身披华丽战甲,头戴紫金冠,手持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威风凛凛地立于阵前。他的身后是严阵以待的三万大军,士兵们盔甲鲜明,眼神中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那气势仿若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吕布嘴角上扬,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用方天画戟指向联军方向,大声喝道:“联军小儿们,可敢与我吕奉先一战?” 那声音如同洪钟,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震得联军中一些士兵耳膜嗡嗡作响。
袁绍见状,怒目圆睁:“吕布,休得张狂!你助纣为虐,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曹操在旁皱眉道:“吕布勇猛,不可贸然出战,需先探其虚实。”
孙坚却按捺不住,他紧握古锭刀:“哼,我倒要看看这吕布有何能耐,竟敢如此挑衅。” 说罢,便要催马向前。
萧逸连忙阻拦:“孙将军且慢,此时出战正中吕布下怀,我们需稳住阵脚。”
吕布见无人出战,哈哈大笑:“联军皆是胆小之辈,看来也不过如此。” 笑声中充满了嘲讽。
这时,联军中一员猛将李霄按捺不住心中怒火,他手持狼牙棒,怒喝道:“吕布,休要口出狂言,看我来教训你!” 说罢,拍马冲向吕布。吕布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待李霄靠近,他轻松地用方天画戟拨开李霄砸来的狼牙棒,然后猛地一戟刺向李霄。李霄大惊,慌忙侧身躲避,但还是被戟划伤了手臂。他忍着疼痛,再次挥棒攻向吕布,可吕布的速度更快,几招过后,吕布看准时机,一戟刺穿了李霄的胸膛,李霄惨叫一声,倒地身亡。
吕布挑了挑眉毛,轻蔑地笑道:“如此不堪一击,还有谁来送死?” 联军中又有一将,名叫风烈,他擅长使双斧,见李霄被杀,怒吼道:“吕布,拿命来!” 风烈挥舞双斧,如旋风般冲向吕布,那气势仿佛要将吕布劈成两半。吕布却不慌不忙,方天画戟在手中舞得密不透风,轻松化解风烈的攻击。两人你来我往,大战数十回合,风烈渐渐体力不支,招式开始凌乱。吕布看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