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府的两位夫人回到家中的当天,就匆忙使了人带了陈广信和薛明娇的八字去找人看了,竟然是天作之合的好婚姻。又见陈广信对她们这般忙乎毫无异义,不像平时那样的阻拦,江老夫人和杨氏高兴的立马给在京城的陈二老爷修书一封,告诉他为陈广信寻到了良配,近日就要使人去提亲。
第二日,两辈夫人坐在一起正在讨论怎么到薛府提亲的时候,有人来报,主簿大人的夫人求见。
来的是小张氏的嫂子冯氏。刘同知的夫人带了刘香梅回来后不敢将刘香梅的所作所为告知府上任何一个人,刘香梅又哭闹着非陈广信不嫁,并说自己愿意放低身份做妾室。同知夫人在百般思想后无奈,只好去寻了平时比较交好的主簿大人的夫人。她只说刘香梅一心系在陈广信身上,让冯氏跑一趟陈府,套套这边的口气,看能不能接纳刘香梅做妾室。
当冯氏将意思表明,江老太太和杨氏就气恼了。一来刘香梅从来就没有入了她们的眼,并且还在寺中做出那样令人不齿的闹剧,二来有了薛明娇,不仅人让人瞧着舒服,又是个旺夫贵家的好命,这样一来,她们更是不将刘香梅放在眼中。有薛明娇比着,她们觉得挑选妾侍也不能要刘香梅这样的。
所以江老太太就笑道:“刘姑娘一个出身官宦家庭的大家女子,哪能做妾室呢。我家这个混世魔王也是有脾气的,竟是万万不肯定听从我们的,还有劳张夫人去与同知夫人说一声,让刘姑娘另择佳偶。”
按说江老夫人这么说是给足了刘香梅的面子,冯氏也该就势收手,但同知夫人没有将刘香梅在寺中的事情说给冯氏知道。所以冯氏觉得堂堂一个同知大人家的女儿要给人做妾室,即使是陈广信一个有了功名的人也是舍下了身价。又觉得自己是受了丈夫上司家里的委托,就想着如果要是不成了,会被同知夫人瞧不起,也就说道:“老夫人,您既然这么说了,我应该是去回了刘夫人。可我还是觉得三公子就是将刘小姐收做一个妾室也是不错的。毕竟刘家也算是这平定州数得上的人家,丢不了三公子身份的。”
接下来她又哗哗哗的夸了刘香梅一顿,只说的她是天下少有的贤惠女子。
她不夸还好,一夸陈府上的人更是连她也低看了几分。那刘香梅前一段时间天天在陈府上晃荡,就是她竭力收敛了,像江老夫人和杨氏这样阅人无数的也能将她看透几分。所以此时对冯氏也有了两分厌烦。
见冯氏还不肯停下,杨氏厌倦了,就打断她的话似笑非笑的说道:“张夫人,你说的这些话我们是听进去了。只不过我看你还是去给同知夫人提个醒,她家女儿做出来的那些事情我们可是还没有忘记呢。让她还是先调教一下女儿再说吧。”
冯氏一听此话,又见江老太太和杨氏面带不屑,心中顿时也明白刘香梅肯定是做了让陈府瞧不上眼的事情。知道自己刚才说话让人家看不上了,脸色一红,敷衍了几句就匆匆告辞而去。她回去了当然不会将杨氏的原话转给同知夫人,只是借了江老太太的话,说陈广信自己有主意,不肯听从家里的安排。
同知夫人原本就是拿了死马当活马医的,此时一听是这样的结果,也就劝刘香梅死心。可刘香梅不依,百般吵闹,无奈之下,刘夫人只好带着她回了老家,后来就在老家匆匆找了一户人家将她嫁了出去,这就是后话了。
却说等冯氏一走,江老夫人对着杨氏一笑道:“她这么一来反倒是让我想了一个主意。我看咱们也别寻那媒婆红娘了,也去找上一家体面的人家,托了他们家里的夫人上门去提亲也显得咱们重视。”
她这么一说,房中刚才因冯氏而生的不快一扫而净。杨氏也笑道:“恩,还是母亲想到周到。我也听说那个孩子没了亲生母亲,咱们这么一去也算是全了她的面子。”
陈府上的两个夫人只觉得上门提亲动用体面的妇人会让薛明娇感激,但她们没有想到薛明娇不仅不感激,而且根本就没有想嫁给陈广信。
薛明娇这几天很忙。她回来的第二天一早就让夏雨回张府将庄老夫人寻的人带到了回春堂交代给孙田涛安排使用。
由于庄老夫人安排的人就在一处等着,夏雨中午便将人带去了回春堂。
夏雨回来跟薛明娇交完差,顺便告诉她,庄老夫人传话,说那日送过去的陆通被救活了,只不过却落下了腿瘸的毛病。现在人被打发在一处庄子里养着,什么时候用可以随时去提。当时夏雨并没有跟庄老夫人说陆通的事情,估计要是说了他肯定就不会受到如此好的待遇了。薛明娇想着陆通以后的用处,倒也没有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