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禹把所有士兵召集到跟前。
“你们别了家人,跟着我南征北战,也有数年时间了。”
“这些年来,也没给大家过上好日子,还损失了一起走出来的兄弟。”
“如今,大势已去,你们可自行决定去留。”
“我要提醒的是,要多多提防清军。我们交战那么久,敌军狡诈大家是有眼看的。”
交代完这些,他回到帐中。
一路打过来,士兵们吃个饱饭都没有。
天冷了,也是穿着单薄的衣服。
为大家图到了什么?
他当然想自已的人马过得好些。
只怕这清军,又是一招假诱降,真屠杀。
奈何,士兵军心涣散,怎么叫也不回头,就由他们自已决定吧。
这一晚,他睡得很安稳。
从军以来,从来没有那么舒坦过。
一觉醒来,周围一片安静。
他走出营帐,看到了自已的军队正在向清军弃械投降。
一切都在意料中。
原以为,放下武器的士兵要被领入城内。
结果……
士兵们在城门那里不知道领了什么。
转身就离开了城门。
“什么?清军竟然不杀降卒?”
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这不像是清军的一贯做法。
此次的清军领军大不一样。
我倒是要会一会。
他就坐在营帐中。
“太后,捻军全线投降,按照你的吩咐,每人都给了盘缠。”
官文狗腿子一样跑过了。
仿佛立了大功一样。
“太后,我有一事不解。”
“为何不直接把降军充入大清的军队,这样既可以充实军队实力,又可以省掉一笔钱。”
“钱,你眼里就只有钱。”
“充实到大清的军队里,你们信人家吗,还不是担心人家有反水的一天?”
“给他们钱,让他们安心回老家安心过日子去。”
“直接断了他们打仗的念头,一了百了。”
这个官文真是猪脑袋,眼睛就只会盯着钱,鼠目寸光。
宋希鄙夷地看了他一眼。
“你随我去敌军营帐看看吧。”
他让自已带来的精兵跟在身后,向前推进到地方军营。
阵营里早已没了士兵。
一个一个营帐去寻找。
“报告将军,这里有个士兵。”
那人被带到宋希跟前。
“你就是大清新派来的宋将军?”
“那日,城墙上相隔甚远看不清。”
“如今当面一见,果然气势非凡!”
“正式在下。”
“未请教?”
“我乃捻军西路军首领张宗禹。”
“原来是张将军。”
“久仰大名。”
“能大胜曾格林沁一部,张将军果然非同凡响。”
“将军为何留在营帐中,既不投降也不离去呢?”
“投降?我的字典里没有这二字。”
“军人当马甲裹尸。”
“我之所以留在这里,就是想亲自听你说,究竟对我们的降军做了什么?”
“呵呵,我做了什么?”
宋希觉得这个提问有点好笑。
“我就让人发了点盘缠、干粮。”
“让他们回乡安心过日子,大清会慢慢好起来的。”
“清军一向对造反的人都是毫不留情的。”
张宗禹疑惑地看向宋希。
“宋将军,你这样做恐怕到时候在清廷要吃亏吧?”
“不用战火,不用死人,就化解了这场战争。”
“这个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谁敢让自已吃亏?谁能让自已吃亏?
自已可是要缔造大清帝国的,难道连这点小事都做不了主吗?
“我知道你们也是受生活所迫,无奈为之。”
“相信我,你以后会看到不一样的大清国。”
宋希信誓旦旦的说。
张宗禹觉得眼前这个将军不一样。
起码跟自已交过手的不一样。
有哪个对手会跟手下败将说那么多。
对方好像在跟他说心事一样,要把自已的一番宏图大业讲给他听。
大清都烂透了,谁都救不活。
“别说那么多了,要杀要剐随你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