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选定了在奉天,一处荒野地方。
这里足够大,有茂密的树林,还有广阔的平地,是实操的好地方。
慈禧足足拿出了800万两银子给张之洞建这所学校。
一所好的军校,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军事人才。
要知道,后世的一所黄埔军校,培养了多少抗击小鬼子的将才。
这所军校,也将成为大清的“黄埔军校”。
军校名字叫做“奉天陆军学校”,校长就是张之洞。
主要课程是政治、军事两门科目。
政治科目主要讲授当今国际、国内之时局,培养军官爱国爱民思想,这一科主要由张之洞亲自讲解。
军事又分为军事理论和军事实操。
军事理论,主要讲授欧美先进的军事武器,如重机枪、大炮、坦克等。
还讲授先进的军事战术,如步坦协调战术、堑壕战术……
军事实操又分为,步科、骑科、工科、炮科、机械科。
步科,主要是步兵的常规训练,包括步操、射击等。
骑科,主要是骑兵的常规训练,包括骑术、马刀砍杀、骑马射击等。
工科,主要是工兵的常规训练,包括铺设桥梁、引爆、敌后破坏等。
炮科,主要是炮兵的常规训练,包括炮击目测、炮击弹道等。
机械科,主要是坦克兵的常规训练,包括坦克驾驶、维修等。
军事理论与实操都是由德意志教官教授。
毕竟得意志帝国是受到了许多战火的洗礼,他们的军官都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这对大清的军官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那这些参加培训的军官又从何而来呢?
张之洞可是做了多方面的考虑。
受训军官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是大清各地的驻军推荐。
这种军官必须是公认的品格高尚,爱兵如子,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掌握较高的军事技能。
所有科目考试及格,顺利毕业后,军衔提升一级回到原服役军队。
一方面,是公开招录军人。
这种人招录进军校,即获得排长职务,所有科目考试及格,毕业后则安排到各地陆军去服役,带兵打仗。
整个军校学业以6个月为一期,战时则3月为一期。
期满,顺利毕业的军官则奔赴各支军队。
期满,未能毕业的军官,则继续留校研习,直到毕业为止。
“你们有谁知道我们办这所学校的目的何在?”
政治课上,张之洞正在敲着黑板。
“培养大清自已的军官。”
“提高大清的军事水平。”
“是为了对付洋人。”
……
“我们办学的目的,是打造大清自已的军事人才体系,师夷长技以制夷,学洋人的战术,用洋人的武器,打败洋人。”
“大清窝囊已经够久了,我们要抬起头来,不再让外人欺负,而你们这些军官就是将来我们硬气的脊梁。”
“列强哪个国家不对大清这块肥肉流口水啊,我们再不自强,这个国家就完蛋了。”
“军人以保家卫国为已任,即使马甲裹尸还也无所谓。”
他说到动情处,眼含泪花。
“对敌军发起进攻的时候,我们要发挥火力优势。”
“集中所有大炮,对敌军进行纵深火力覆盖。”
“等炮击完成,再步坦协调推进。”
“就是一辆坦克开在前面,步兵跟在坦克屁股后面。”
“坦克对敌军战壕、堡垒等大目标进行炮击,障碍物消除后,再由后面的步兵对小目标进行定点清除。”
“防御阵地时候,我们要在敌人的大炮射程之外,有梯次地尽可能构建多的防线。”
“充分利用地形,挖掘战壕,或者堆砌堡垒,有效缓慢敌人进攻的节奏。”
……
得意志的教官给大家讲授着军事战术。
这帮见识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军官,听着这些新奇的知识入神。
到了实操环节。
教官将军官们分成红蓝两队模拟实战。
红队按照大清传统的作战方法进攻。
蓝队则按照新式作战方法防御。
红队所有军官一字排开,拿着刀枪冲锋阵地。
蓝队在防御阵地挖了几条弯弯曲曲的战壕。
三人为一组,步枪、机枪结合,形成一个火力点。
任红